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

ID:18699979

大小:251.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9-20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_第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_第4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高三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高考要求1.语文高考的统一考试的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2.高中语文教材附录的340个文言实词是高考查的基本的文言实词。  考纲规定语文高考要考查的文言虚词,主要是常用的“安、但、而、耳、夫、盖、故、何、乎、或、即、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惟、焉、也、以、已、矣、因、犹、于、哉、则、者、之”。还有八个双音节文言虚词:得无、否则、何况、何其、然后、然则、虽然、无巧。其中“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这二十个文言虚词是最基本的。

2、复习建议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抽象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含义。2.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抽象用法和在文中的具体用法3.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和常用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5.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知识。6.注意从上下文,从文段作者的历史背景,从语法关系去翻译文言文。7.强化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翻译和做题训练。8.文言文翻译在考试中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尤其是要将重点字词的原意翻译清楚,要做到“信”、“达”、“雅”,要忠实原文,不误解,不漏掉,不增译,无语病,

3、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要注意演播下列翻译方法:①留  就是保留不译那些古今通用的内容。诸如人名、地名、物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官职、科举典章制度、度量单位等。将它们挪移译文中即可。②换  文言文中以单音节词为主,包括一些古今异义的词、通假词、偏义复词等。对于这些词,就要以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换掉它们。如“涕”译为“眼泪”;“蚤”译为“早”;“作息”译为“劳动”;“河南”译为“黄河以南”。③补  是对文言文中各种省略实行的一种方法。若属于主语省略,就得补出主语;若属于宾语省略,就得补出宾语;若属于介词结构省略,就

4、得补出介词结构,以保证译文的完整顺畅。⑤删  去掉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诸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助词等。保持译文的简洁紧凑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⑥调  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语序、特殊句序进行调整,诸如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9.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往往多读几遍,文意自然就明了了。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上下文的意思去推知个别的未知的难懂的字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根据语言环境的语言规律判断实词的具体含义的方法有:①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方法。A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B.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C.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D.臣从其计,大王赤赦臣。(言听计从)②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推断下面加点的词的词义。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8人教新课标高三B.通五经,贯六艺。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D.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比如:A.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C.变姓名,诡踪迹。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③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

6、本义。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句”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④声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的意义。“顿”与“钝”字开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⑤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7、。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步”的意义。“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文,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如理可以推出“梅以欹为美,正则为景”句中“欹”的词义为“不正”或“倾斜”,“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中的“殚”义可由熟悉词“竭”的意义推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10.一般来说,文言文后边的设题的选项实际上是对文言文选段比较晦涩难懂的关键字词的某种注解,要充分利用

8、设题的选项理解原文,交互理解。知识点梳理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1、词义的转移①词义范围的转移。如“涕”字在上古时指“眼泪”:“涕泗滂沱”(《诗经•陈风•泽陂》)但到了汉代,“涕”转为“鼻涕”的意思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