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ID:18770572

大小:18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23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一、课内基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蓊郁(wěng)窈窕(yǎo)癸丑(kuǐ)叱咤风云(zhà)B.愀然(qiǎo)百舸(gě)袅娜(nuó)一椽破屋(chuán)C.伶俜(pīng)长篙(hāo)平仄(zè)前仆后继(pū)D.颤动(zhàn)婆娑(suō)猗郁(yī)峥嵘岁月(rón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

2、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癸丑(guǐ);C项,长篙(gāo);D项,颤动(chàn)。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敛裾杂揉踯躅夙兴夜寐B.葳蕤阡陌嗔目不绝如缕C.斑阑垝垣芰荷惠风和畅D.落寞羁鸟侘傺忸怩不安【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B.便可白公姥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

3、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D.偭规矩而改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A项,知——智;C项,冯——凭;D项,错——措。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A.越国以鄙远B.死生亦大矣C.舞幽壑之潜蛟D.火尚足以明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4、: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题中A项,鄙:当做边境;例句,侣:当作伴侣,友:当作朋友,均为意动用法;B项,大:形容词用作动词,是大事;C项,舞:使动用法,使……起舞;D项,明:形容词动用,照明。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叶叶相交通B.同心而离居C.哽咽不能语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5、观【答案】C-1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厌之有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而又何羡乎C.客有吹洞箫者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

6、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题中,例句和选项B宾语前置句,A项,介宾短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声呜呜然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其孰能讥之乎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

7、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1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C项,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其余,代词,它的。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

8、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答案】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