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

ID:18796680

大小:1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4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_第1页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_第2页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_第3页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_第4页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图)文章来源:蓝白蓝网    2010-05-1110:06    一、引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路与泥岗路之间的洪湖公园,在建园之前,是用来调节布吉河洪峰的一个滞洪区,属深圳市水利部门管辖。当时滞洪区的调洪能力达250万m3,滞纳上游约42.72的汇水面积,缓解了在多雨季节洪水给人口密集的城区所造成的压力。但多雨季节(约1个月)过后,滞洪区就不起滞洪作用于是,1983年深圳市政府决定,利用滞洪区建造一座以荷花为主题,集游乐、水上运动为一体的市政公园。为了净化公园水体水质,近10年来,洪湖公园向国内外广泛引种荷花、睡莲

2、、王莲、萍蓬草、莺尾、水竹芋、纸莎草、泽苔草、芦苇等20余种水生植物,围堰种植,初步形成了以荷花为主景,而睡莲、王莲、莺尾等水生植物为衬景的园林水景园。分布在公园三级湖面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等景区。还有在莲香湖北岸建成面积102的人工湿地,种植10余种湿地植物,调节公园在冬季湖区的水位,以满足陆地花木灌溉用水。因此,利用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基本改善了公园水体质量,水体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修复。过去乱、脏、差的滞洪区,如今旧貌变新颜气且一年四季鸟语花香,为周边市民创造了一个舒适、优雅、清新的休闲环境。二、公园水体污染的历史背景1、双重功能所造成的后果在建园之初,

3、深圳市政府就决定,洪湖公园在防洪期间发挥滞洪功能;而滞洪结束后则恢复公园游乐、休闲的功能。这具有双重功能的决策给公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首先滞洪期间,上游布吉河泛泛的洪水直接倾入公园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陡长的洪水使整个公园成为一片汪洋,飘浮物成灾;其二,洪水消退后,由于湖底面积大,凹凸不平,积蓄污水,孽生蚊虫,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狼藉不堪时间一长,满湖臭气熏天,游人握鼻而过,影响了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其三,春季展叶开花的植物或刚种植的花草树木,还未待成活,洪水一来,造成了灭顶之灾,严重地影响了绿化效果(如下图所示)。滞洪期间,一片汪洋,绿化树木全

4、被淹没退洪后,泥砂填高了湖床2、整治后湖床再次积淤每年滞洪功能解除后,大量的泥沙倾入公园且沉积湖区。为此,1990年市政府拨款对洪湖公园湖底积淤进行全面整治。整治后的洪湖公园其蓄水量约40万m3但1993年、1994年洪峰通过时,因上游布吉河周边地区植被条件差和人为砍伐树木泛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布吉镇东北面大规模土地的开发,以致洪水的汇流方式改变,汇流速度加快,洪峰逐年增加,泥沙和污染物再次沉积湖底、湖床抬高,蓄水量减少,水体环境严重污染。3、水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洪湖公园类似于锅底状的地形地貌,成为储存周边污染源的集中地。公园的污染源来自两方面:一是布

5、吉河上游排出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占公园污染负荷的80%;二是公园附近的水贝工业区和康宁医院小区,因排污管网不完善,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混合一起排进园内,约占污染负荷的20%。导致整个公园的湖水发黑.且停留的时间长,公园环境十分恶劣。1990年初经环境监测部门取样分析,湖水悬浮物806mg/L,生物耗氧量63mg/L,而溶解氧每升仅有0.23。因此,鱼虾无法生存,则成了蚊虫擎生之场所。1991年清淤整治后,湖水质量曾一度好转。又因1993和1994年滞洪,加之排污管设计不合理,时常有排泄物淌入湖内,使湖水再度污染。于1997年7月通过市环保部门定点取样测定

6、,按《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所测定的几项主要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T-N、T-P等全部超过GB3838-88V类标准(见表1),其结果仍不令人满意。表1洪湖公园水体质量测定(1997年)三、种植水生植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1、水生植物种类及净化功能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因而大量种植荷花、睡莲、王莲等水生植物改善水体质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诸多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对水体水质有明显的净化效。十多年来,我们从武汉、杭州、南京、香港、广州等地引进30多种水生植物(包括品种),分别种植在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研究表明,这些水生植

7、物对水、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分解作用。据实地观察,莲香湖、静逸湖的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1997年从仙湖植物园引进药菜时,带来少量的茨藻(川司白smarina)等沉水植物在静逸湖自行繁衍,1998-2002年扩展到整个湖面。这一期间静逸湖的水质几乎达到饮用的程度。但茨藻与荷花、睡莲互相排挤,争夺生长空间;为了考虑景观效果,最终用人工割除茨藻,不久水质渐渐下降,说明茨藻等沉水植物对水质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2001年8月将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的水质抽样测定,其结果:化学需氧量(COOCr)、生化需氧量(BOO5)、氨、磷等几项主要指标均

8、达到GB3838-88V类标准、有的接近GB38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