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

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

ID:18827141

大小:12.17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09-24

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_第1页
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_第2页
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_第3页
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_第4页
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性生殖器炎症37564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刘萍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妇产科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女性生殖器炎症阴道及外阴炎症/宫颈炎症/盆腔炎症第二十六章外阴及阴道炎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女性生殖器炎症阴道及外阴炎症/宫颈炎症/盆腔炎症概论一、非特异性外阴炎二、前庭大腺炎三、前庭大腺囊肿四、滴虫阴道炎五、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六、细菌性阴道病七、萎缩性阴道炎八、婴幼儿外阴阴道炎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女性生殖器炎症阴道及外阴炎症/宫颈炎症/盆腔炎症【一

2、、概述】(一)解剖特点内置型有天然屏障与尿道口、肛门比邻分泌物自净作用(二)生理特点性生活器官生育的器官受到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三)阴道正常菌群1.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2.专性厌氧菌;3.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念珠菌)。4.正常状态乳酸杆菌占优势。(三)影响阴道生态平衡的因素雌激素、乳杆菌及阴道PH起重要作用;阴道自净作用: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并富含糖原,在阴道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乳酸产生的H2O2及其他抗微生物因子具有杀灭作用。PH≤4.5:3.8-4.4。各种因素→菌群失调→形成条件致病菌(

3、四)外阴及阴道炎症的共同特点:阴道分泌物增加外阴瘙痒尿道刺激症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一)病原体及诱发因素1.大部分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2.特点:酸性环境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为条件致病菌;3.常见发病诱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阴道上皮电镜照片低倍观示阴道皱壁横穿阴道粘膜(X230倍)念珠菌感染阴道粘膜的扫描电镜相(X200倍)白色念珠菌菌丝穿入细胞之间,破坏了正常阴道粘膜结构(X550倍)念珠菌菌丝横穿阴道上皮层放大1100倍的细长菌丝横躺于阴道上皮之上(X1100倍)白色念珠菌的芽生

4、孢子粘附于上皮细胞上(X1770倍)另一菌丝侵犯上皮层(X4700倍)人体正常菌群消化道50%阴道20~30%咽部1~4%皮肤2%医院内病人及工作人员更高(二)传染途径1.主要为内源性传染:口腔、肠道、阴道2.少部分通过性交直接传染;3.极少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真菌无处不在!(三)临床表现1.主要为外阴瘙痒、灼痛,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2.分泌物特点: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3.外阴阴道充血红肿、抓痕、浅表溃疡。(四)诊断在分泌物中找到白假丝酵母菌即可确诊KOH制片(五)治疗消除诱因,根据患者情况

5、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1.消除病因;2.局部用药:2%~4%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3.全身用药:对于单纯性VVC,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的疗效相似。4.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禁用口服;5.性伴侣治疗:无症状者无需治疗;6.复发病例的治疗如≧4次/年--RVVC,复发率5%。前庭大腺脓肿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1.脓肿消退后腺管堵塞;2.腺管狭窄或腺腔内粘液浓稠;3.损伤。前庭大腺囊肿滴虫阴道炎喜好移行上皮在碱性环境下易生长1.草莓样宫颈(A、C)2.阴道穹隆部见脓性分泌物,呈泡沫状(B)ACB性伴侣需治疗酸性

6、液体冲洗+灭滴灵治疗孕妇禁用灭滴灵转阴后仍需预防性治疗3个疗程(一)病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PH↑→局部抵抗力↓(二)临床表现萎缩性阴道炎(三)诊断镜检:大量基底层细胞、(四)治疗1%乳酸或5%醋酸液冲洗阴道后放置甲硝唑等。2.雌激素局部和全身用药。血性白带者应与恶性肿瘤鉴别!但乳癌、子宫内膜癌者慎用雌激素制剂!外阴发育差、损伤和蛲虫感染、异物,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右图)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第二十七章宫颈炎症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女性生殖器炎

7、症阴道及外阴炎症/宫颈炎症/盆腔炎症二、急性宫颈炎一、概论三、慢性宫颈炎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女性生殖器炎症阴道及外阴炎症/宫颈炎症/盆腔炎症两个重要概念:鳞柱交接和移行带原始和生理鳞柱交接之间的区域称移行带区;移行带:雌激素高,外移雌激素低,内移ABA.原始鳞柱交接B.生理性鳞柱交接病理1.肉眼:红肿,粘膜充血,脓性分泌物;2.镜下: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见脓性分泌物。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外阴瘙痒及灼烧感;常有下泌尿道症状。病理1.宫颈穈烂: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8、。①定义: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现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②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易侵入发生炎症。③分为生理性穈烂和病理性穈烂。ABA.宫颈真性穈烂;B.宫颈假性穈烂④根据穈烂深浅程度分为:单纯性穈烂、颗粒型穈烂和乳突型穈烂;⑤根据穈烂面积大小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Ⅰ度Ⅲ度Ⅱ度2.宫颈息肉:恶变极少,恶变率<1%,但易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