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

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

ID:18847224

大小:8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21

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_第1页
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_第2页
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_第3页
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_第4页
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考研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科院地理所人文地理人文地理05名词:1.产业集群2.循环经济3.区域增长极4.区域协调发展5.港口集疏运系统6.持续农业7.城市群8.决策支持系统9.断裂点理论10.(忘了)简答:1.简要回答区域产业界结构合理性评价内容及相应的指标。2.回答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3.简述区域比较优势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论述: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及振兴重点的看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

2、每题4分)1、聚集与扩散          2、循环经济3、产业的自组织        4、绿色GDP5、环境Kuznets倒”U”型曲线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要阐述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2、简要分析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3、简述西部大开发的建设重点。三、论述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哪些手段对产业布局进行指导和调控?2、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何在?如何协调发展?3、城市化发展将对土地资源(包括土壤资源)变化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4、根据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1)  

3、   计算两个城市200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     要点分析和比较两个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特征城市     年份     市区人口(万人)     人均GDP(元)     三次产业比重A     2002     150     47900     1.5:49.5:49     2001     138     42000     2:53:45B     2002     140     40380     1:67:32     2001     110     39000     1:61:3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

4、湖泊研究所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5分)1、区划                 2、生态城市3、后工业社会             4、过度城市化5、经济全球化             6、粘性空间7、绿色GDP              8、物流二、简答题(共50分)1、循环经济的三种类型。(10分)2、简述我国农村工业化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0分)3、简述点轴发展理论。(15分)4、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和

5、离心力分别有哪些?(15分)三、问答题(共60分,每题20分,任选三题)1、城市和区域空间管制的内容及意义。2、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试利用二元经济理论论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4、试述技术、信息、知识等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07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经济地理学试题一1相对优势2佩的克拉克定理3逆城市化4物流园区56需求收入弹性7规模经济8土地资源二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2简述区域规划调查基本方法3“城中村”概念及其改造对城市化的影响4港口功能及其与城市发展的作用三1行政区

6、划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三者的关系3根据国际产业变化趋势,简述长江产业带主导工业特征4改革开放后,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中山大学2002年一、 概念辨析(每题6分,共30分)1.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2.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城市经济区3.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4.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地方化5. 市场区位与门槛人口二、 问答题(每题10分,工50分)1. 简述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2. 与旧国际劳动分工比较,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何不同3. 试述产业高层次化的基本趋势4. 试述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

7、步对扩散的时间—空间过程的影响5. 评述核心—外围模式三、 设计题(20分)拟在某一地区开展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需要完成《产业空间组织的自然条件评价》专题,就该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手段,完成研究大纲的设计。2001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农业地域专业化2. 核心—边缘模式3. 区域比较优势4. 经济全球化5. 城市经济区6. 区位决策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试述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简述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区域规划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3. 评述经济地理学研究

8、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以及两类研究方法结合的重要性。三、 分析、设计题1. 依据人口转移理论,利用表一(为1949年—1998年中国的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提供的数据,分析(1)1949年以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