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

ID:18880197

大小:9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6

建设“美丽中国”_第1页
建设“美丽中国”_第2页
建设“美丽中国”_第3页
建设“美丽中国”_第4页
建设“美丽中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美丽中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第三讲建设“美丽中国”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明确实现“美丽中国”尚存在的问题,知道实现“美丽中国”的途径。教学重点1.“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2.实现“美丽中国”尚存在的问题3.实现“美丽中国”的途径教学难点1.“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2.实现“美丽中国”尚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教学内容一、“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新概念。“美丽”一词是非常口语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用语,它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美丽中国”的基本含义就是:努力建设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中国,这样的中国是人人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中国。这个“美丽中国”是中国的天、地、人,自然、社会与人的身心之间达到均衡协调的一种社会状态。“美丽中国”绝不仅仅限于自然环境的美丽,这是中国经济

3、发展从“快”到“好”、从“好”到“美”的重大转折,是从非均衡增长向均衡发展转变的重要宣示。由此来看,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其经济与社会意义是积极而广泛的。(一)“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第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美好的环境能让人民生活舒畅,在此基础上国家繁荣才有意义,国家才会更美丽。十八大报告指出,“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关乎百姓的生存,固然具有

4、战略地位;生态保护更是涉及13亿人民的生存根基,涉及民族的千秋大业,保护地球、节约资源、低碳发展是人民得以持续生存的基础。第二,“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展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六大以来,“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

5、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

6、野,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公平、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利益均衡等作为基本内容,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是构成该国家或地区绿色发展的公平表征。“绿色发展”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

7、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第三,“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习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

8、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第四,“美丽中国”体现执政之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几年,“民生”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胡锦涛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