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ID:18888763

大小:7.53 MB

页数:379页

时间:2018-09-24

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1页
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2页
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3页
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4页
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DB 37T 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 77.020H00     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155—2018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RiskClassificationforProductionSafetyofCopperSmeltingIndustry2018-02-24发布2018-03-24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7/T3155—201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化刚、祁茂刚、卢小平、刘健、王得中、高庆文、郑广厚、楚秀建、李振林、赵来芝、刘富勇、孟庆红。367DB37/T3155—2018引  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铜冶炼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

3、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铜冶炼行业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类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367DB37/T3155—2018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持续改进、信息化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29520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GB/T30080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GB/T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TSG/TQ000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 术语和定义DB37/T2882-2016、DB37/2974-201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铜冶炼铜精矿经熔炼-吹炼

5、-火法精炼-电解精炼后获得阴极铜的冶炼过程。3.2 熔炼将含铜精矿,配入适当数量的熔剂、返尘、燃料,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物料熔化。氧气与精矿内元素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产生含二氧化硫(SO2)烟气、铜琉(冰铜)及炉渣的过程。3.3 吹炼通过向铜锍(冰铜)中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其中的铁、硫及其他有害杂质氧化除去以获得粗铜,并将贵金属富集到粗铜中的冶金过程。3.4 火法精炼以粗铜为原料,在高温下向铜熔体中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使铜熔体中的杂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以金属氧化物的形态进入渣中脱出,然后用还原剂将溶解在铜中的氧除去,最后浇铸成合格阳极板的冶金过程。3

6、.5 367DB37/T3155—2018电解精炼将阳极板作为阳极,用始极片或不锈钢阴极作为阴极,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溶液做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铜和电位较负的金属溶解进入溶液,其他金属进入阳极泥,铜从阴极上析出的过程。1 基本要求1.1 成立组织机构1.1.1 机构框架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安全分管领导(或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消防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厂(部)负责人,确定体系办公室,各厂部成立相关工作组、专业组,明确领导机构中各成员的职责,将建设任务从领导小组

7、至各工作组、专业组进行分解且层层落实责任。1.1.2 小组设置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中,设熔炼、精炼、设备动力部、能中、物流等5个工作组,组长由其主要负责人担任。工作组又细分为卸料、配料、熔炼、电解、精炼、选矿、制酸、制氧、稀贵冶炼、动力、供排水、检修、运输、质检、化验等15个专业组,组长由专业负责人担任。1.1.3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组长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a)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搞好宣传发动与全员培训;b)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