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ID:18890423

大小:453.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9-25

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第1页
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第2页
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第3页
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第4页
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53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建设背景41.1学校概况41.2用户类型51.3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51.4建设背景7第二章建设总体目标82.1建设总体目标82.2规划思路与建设原则92.3技术路线102.4建设任务11第三章系统总体规划及要求123.1系统总体架构123.1.1门户层133.1.2业务层133.1.3应用组件层133.1.4公共组件层133.2系统建设总体要求143.2.1性能要求143.2.2技术要求153.3系统安全保障要求163.3.1建设目标163.3.2功能要求163.3.

2、3技术要求16第四章应用功能规划及建设要求184.1基础支撑平台184.1.1统一信息标准规范184.1.2共享数据中心194.1.3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2153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4.1.4统一门户网站234.1.5二次开发平台254.2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管理平台264.2.1人事管理系统264.2.2教务管理系统284.2.3学生管理系统364.3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服务平台404.3.1网络教学平台404.3.2资源库中心41第五章实施建设规划445.1一期建设目标445.2分期实施策略44第六章应标要求476.1运行环境476.2系统开发要求476.3系统

3、施工要求486.4编写要求496.5报价要求506.6其他要求506.7培训506.8售后服务要求526.8.1项目实施与验收要求526.8.2维护服务要求5253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第一章建设背景1.1学校概况1.办学规模学校创建于1988年,199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998年被认定为江苏省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2010年被认定为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共2600多人。学校形成了中高职衔接、职成教一体的办学体系。2.办学条件学校占地196.7亩,建筑面积达61843平方米,固定资

4、产8200万元。有教学用计算机718台,教师人手一机,千兆校园网终端直达各教师办公室和电子化教学场所,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具规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2万余册,生均拥有量30余册,拥有电子藏书5.8万余册,各主干专业均有相配套的多媒体音像资料,良好的阅览条件有效的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校内实验实习设备总值1570万元,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设有艺术类、机电类、信息类、旅游类等实验实训室30多个,1000多个实训工位,实验实训自开率90%,开出率95%;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4个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和1个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符合教学要求的体育设施基本齐全,为丰富学生的校园

5、生活提供了平台;建有设施完备,卫生整洁的学生餐厅3个,建有配套齐全的学生公寓楼5栋,生均宿舍建筑面积达7平方米。这一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活动生活场所。3.办学层次学校建有工艺美术类、机电类、信息服务类等3大专业群10个特色专业,建有中央财政扶持的国家紫砂陶实训基地、省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乡镇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学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年培训、考核量达2600多人,达到学历教育人数的72%,已经成为某市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各层次、各类别社会培训的主要基地之一。4.队伍建设53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学校以“教术”、“学术”、

6、“技术”为路径,打造优质师资团队,先后选送多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教育学术机构研修,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9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00%,已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20人,高级职称教师55人,中级职称教师有80人,学校教师在省市各级教学和技术竞赛中屡获佳绩。1.2用户类型数字化校园的使用人员涉及了全校所有人员,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外部用户。按其使用系统的角色可以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行政人员:熟悉办公、日常业务管理等项业务,能够使用常用应用软件处理公文和上网,能够利用图形界面完成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第二类:教师:熟悉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管理业务,能够使用常用应用软件公文

7、处理;第三类: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参与系统开发,能完成系统维护、管理等工作。第四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程度相差比较大,基本掌握上网浏览学习、收发电子邮件、使用及时通讯软件等功能;第五类:内部临时用户;第六类:外部公共用户。1.3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图1中高职信息化发展方向目前,中高职信息化建设领域未来的发展主要围绕综合服务、资源共享、协作应用、移动应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层面展开。53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1.综合服务面向师生的综合服务是未来中高职信息化建设的主流趋势,信息化需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