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

ID:1893203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2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_第1页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_第2页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_第3页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_第4页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单军 【摘要】:土壤有机质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稳定性的变化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生物特别是土壤动物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境具有直接和强烈的影响,因而对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蚯蚓作为土壤动物中的典型代表,在土壤有机物的降解转化、营养的周转和流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蚯蚓的各类活动也会强烈影响和改变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行为和归趋。然而,目前有关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特别是稳态土壤有机质(如腐殖物质)的降解、活化等方面的影响仍不清楚,有关蚯蚓对腐殖物

2、质、腐殖物质特定组分降解转化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微生物生物量(Microbialbiomass)是土壤中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细胞的主要组分糖类、多肽、儿丁质等是土壤中非腐殖物质的典型代表,食土蚯蚓对土壤中各类微生物及其细胞主要组分降解转化的影响以及蚯蚓对微生物生物量同化和利用情况也还缺乏相关研究。蚯蚓对土壤中传统有机污染物(如农药、石油烃、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等)降解转化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其对当前因城市污泥的农业资源化利用而在土壤中大量出现的新兴(Emerging)有机污染物(如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影响还鲜有涉及,此外,关于蚯蚓活动

3、影响有机污染物土壤降解转化机理的研究也还很不足,目前多数实验只是研究了蚯蚓对土壤中污染物去除的总影响,蚯蚓活动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蚯蚓体内有机污染物代谢和转化情况的研究还很少。针对目前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14C示踪技术,以实验室合成和制备得到的14C标记的天然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以食土蚯蚓为目标生物,研究了其对土壤中各类天然有机质降解与转化,考察了典型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在蚯蚓体内的富集、代谢及转化,并研究了食土蚯蚓对酚类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和土壤环境归趋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两种食土蚯蚓(深层种Metaph

4、ireguillelmi和内层种Amynthascorrugatus)对腐殖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发现,M.guillelmi和A.corrugatus均能够选择性的消化和利用腐殖物质中的蛋白质组分,表明食土蚯蚓可以矿化和利用稳态的土壤有机质,但蚯蚓对腐殖物质的总体利用率较低,实验中只有不到3%的腐殖物质可以被蚯蚓同化吸收。同时,食土蚯蚓对腐殖物质蛋白质组分的选择性消化提高了蚓粪中无机氮的含量,可能会对十壤中氮的循环产生潜在影响。2.研究了食土蚯蚓M.guillelmi对微生物细胞(Escherichiacoli,Bacillusmegaterium,Penicillium

5、.chrysogenum)及微生物细胞主要组分(蛋白质,肽聚糖和几丁质)的降解转化。结果表明,蚯蚓能够显著促进微生物细胞尤其是微生物细胞组分在土壤中的矿化,真菌和几丁质被蚯蚓的同化和利用率较高,表明真菌可能是蚯蚓相对重要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同时,上述微生物细胞及其细胞主要组分被蚯蚓降解和转化后,其在土壤中的腐殖化程度(在腐殖碳库中的相对分布)也发生了显著改变。3.食土蚯蚓对土壤腐殖物质的选择性消化和降解会导致腐殖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可能进而影响其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为此我们研究了三种典型氯代苯酚化合物(2,4-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及五氯苯酚)在不同老化

6、时间蚓粪和母体土壤上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氯代苯酚在不同老化时间蚓粪和母体土壤上的吸附符合线性等温线模型,三种氯代苯酚在不同老化时间蚓粪和母体土壤上的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五氯苯酚2,4-氯苯酚2,4,6-三氯苯酚。三种氯代苯酚在不同老化时间蚓粪上的吸附容量均大于母体土壤,表明蚯蚓的肠道传输过程提高了氯代苯酚在土壤上的吸附容量,蚓粪对氯代苯酚具有高吸附容量的主要原因是其内具有高含量的粘粒和粉粒及土壤有机质性质的改变。4.研究了四种典型支链对位壬基酚(4-NP)异构体(14C-4-NP111,4-NP112,4-NP65和13C-4-NP38)和一

7、种直链4-NP(4-NP1)在土壤中的好氧降解。研究发现,五种4-NP异构体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生物有效性校正后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并且具有异构体特异性的特点,其降解半衰期大小为:4-NP111(10.3d)4-NP112(8.4d)4-NP65(5.8d)4-NP38(2.1d)4-NP1(1.4d),该降解半衰期与其文献中报道的雌激素活性大小一致,暗示随着4-NPs降解的进行,残留在土壤中的4-NPs的单位雌激素活性将会升高。4-NP111在土壤中的降解形成了一种极性小于4-NP111的代谢产物,该代谢产物形成很快,并在实验周期内含量保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