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ID:18978429

大小:196.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7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1页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2页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3页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4页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水资源?怎样理解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与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不同,水资源的数量具有可更新补充的特点,但随着城市和农业的发展,人口和用水量的急剧增长,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而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可更新补充的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十分重视,珍惜利用。2、中国的水资源有哪些特点?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与耕地、人口分布不相匹配;年内、年际变化大。3、实施水资

2、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当使预期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亦即正面效益与因开发利用所导致的不利于环境的副作用,亦即负面效益相平衡,并力求前者稍大于后者以利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4、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水文学是研究地球水圈的存在与运动的科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5、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规划设计阶

3、段水文学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程规模;施工阶段要修建一些临时性建筑,也需要进行水文计算;运用管理阶段,需知道未来一定时期的来水情况,据此编制水量调度方案。6、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根据是什么?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第二章水循环与径流形成1、何谓自然界的水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成为水循环,海陆间的水循环成为大循环,局部的水循环成为小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下气、液、固易于转化;外因

4、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2、何谓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中经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可知,在水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中考虑的因素有:降水量和蒸发量。地表、地下径流量以及地下蓄水量的变量。3、比较大的河流自上而下可分为哪几段?各段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一条河流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上游,河流的上游连接河源,水流具有较高的

5、位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受河谷地形的影响,水流湍急,落差大,冲刷强烈;中游,河槽地势渐趋平缓,两岸逐渐开阔,河面增宽,水面比降减小,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稳定;下游,与河口相连,一般处于平原区,河床宽阔,河床坡度和流速都较小,淤积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河口,河流的终点。通常可在适当的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分水线,然后用求积仪量出它所包围的面积,成为流域面积,用表示,单位为。4、河流与流域有哪些主要特征?(1)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陆地表面曲线形凹地流动,依大小可分为江(河)

6、、溪、沟等,其间并无精确分界,统称河流。基本特征:河流长度,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距离;河流断面,横断面和纵断面;河道纵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即;河网密度,河流平均单位面积内河流的总长度。(2)汇集地面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流域,也就是分水线包围的区域。基本特征:流域面积;流域长度和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流域平均高度与坡度;流域自然地理特征。5、在非岩溶地区,为什么大、中流域常被视为闭合流域?小流域常被视为非闭合流域?6、形成降水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什么?水汽、上升运动和冷却凝结,是形成降水的三个因素。7、

7、简述我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性。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因而形成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特点。8、按照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可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气旋雨。9、比较何种降水量观测方法的优缺点。降水量观测方法有仪器观测、雷达探测和卫星云图估算。10、何谓包气带?何谓饱水带?土壤水有哪几种存在形式?在地下水面以上,土壤含水量未达饱和,是土粒、水分和空气同时存在的3相系统,成为包气带;在地下水面以下,土壤处于饱和含水状态,是土粒、水分组成的2相系统,称为饱

8、和带或饱水带。土壤的存在形式:吸湿水,由土粒表面分子力所吸附的水分子;薄膜水,由土粒剩余分子力所吸附在吸湿水层外的水膜;毛管水,土壤空隙中由毛管力所保持的水分;重力水,土壤中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空隙自由移动的水分。11、下渗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影响下渗有哪些因素?下渗的物理过程分为3个阶段:渗润阶段,在分子力作用下,下渗的水分被干燥的土颗粒吸收而形成薄膜水;渗漏阶段,在毛管力重力作用下,下渗水分沿土壤空隙向下作不稳定流动,并逐步填充土壤孔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