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ID:19136580

大小:21.0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9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_第1页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_第2页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_第3页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_第4页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篇一:开放自由的宋代户籍制度  开放自由的宋代户籍制度  清华大学教授文国玮日前提出,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籍,可以考试审核,随即遭到网友围攻。纵观古代历史,自春秋战国产生户籍制度后,宋代户籍制度堪称最为开放自由--在京城居留1年便可落户。    唐代户籍制度区分编户(良民)、非编户(贱民),贱民附籍于主家,可以像货物一样交易。五代的厮杀令门阀土崩瓦解,到了宋代,户籍已不再区分良民、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在城市或乡村,将人们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最早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宋代还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根据财产多寡,将主户

2、划为不同等级。宋代立国之始便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产权流动,辛勤劳作、积累田产后升为上等户并非不可能。“贫富无定势”,是宋代社会的一个特点。    宋代户籍制度下,百姓的人身束缚得以减弱。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商业税收收入史无前例地超过了农业税),农民弃耕从商十分常见,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没有田产的客户则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  宋代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这一时期城市是开放的,商人、佣工、流民??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    宋朝户籍管理也具

3、有一定的开放性:人们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1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籍,京城也不例外。曾参与王安石变法的曾布对此感叹说:“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比于古亦轻矣。”当今在北京工作多年却仍不能取得一纸户籍的北漂们,对此恐怕只能生出几分羡慕嫉妒恨。  (中国广播网)  篇二: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背景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背景  (一)户籍制度的涵义  现行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特征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威,以个人

4、的本为的人口管理方式。注:“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套以户为单位,以人为对象的户籍管理制度,包括户口登记、户口迁移、户口统计、常住人口管理、暂住人口管理等内容。  (二)当代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  ?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政治管理的需要。  第二,建国初期中国实行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和计划经济体制。  第三,为保障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发展阶段  ?1958年~1978年近20年间,新中国发布了一系列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等,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建立了

5、以严格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为特征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城乡间竖立起一道牢不可破的“户籍墙”。  ?1978年12月以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我国户籍制度一直进行着调整与逐步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化体制  下的地域隔膜逐步淡化。  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初步改革  ?㈠允许农村人口自理口粮入集镇落户。  ?㈡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  ㈢改革“农转非”政策,放宽了“农转非”的限制范围,改进了“农转非”的控制办法,解决“农转非”的遗留问题。㈣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方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和政策抉择  ?第一,继续推动以“城乡统

6、一”户籍制度为取向的改革目标,建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同权的户籍管理制度。  第二,推动全新的户籍管理模式创新。逐步实现开放的、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为基准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特权和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使户籍制度恢复其满足治安需要和承担人口管理信息统计功能的本来面目。  第三,国家加大对小城镇、农村的参政补贴,大力发展小城镇、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益,增强小城镇、农村对公民的吸引力。  第四,国家对大中城市也应征收特别税,增加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收入,以此收入作为发展小城镇、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益的基础。因为城市属于全民,通过税收使全民共享城市资源,符合

7、公平精神。  ?改革户籍制度的实质就是剔除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  地位,使户籍只承担对人口的社会管理职能,不在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城镇之间的差别的消失,户籍的价值将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消失,户籍身份将成为一个历史,户籍将只是作为人口管理的手段存在着。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户籍改革—户籍就是由原来的二元城乡户口,改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

8、度。  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