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ID:19160773

大小:17.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_第1页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_第2页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_第3页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_第4页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

2、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计25道题。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

3、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

4、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买了某种价值不菲的商品但后来现被骗后只有%的同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0%的同学选择直接到商店找负责人赔偿,%的同学选择把商品扔了,当买个教训,%的同学选择“到处跟别人说这个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买。”这说明学生的维权意识普遍不强。但可喜的是,当问到“当你真正处于一件法律案件中”有%的同学认为自身法律意识不够,但懂得咨询专业人士,%的同学则认为自身的法律

5、知识足够,而且懂得咨询专业人士。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  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多数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虽然有较高的守法意识,但自觉性仍有待提高。对于一些轻微的违法违规行为,有40%的同学坚决不做,%的同学选择会视情况而定,还有%的同学则不介意,跟大众一起做。对于一些来路不明的自行车%的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去买,%的同学则会买,因为很喜欢。  当问及“一次你的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向你借600元

6、生活费,答应三个月之后还,你会要求他(她)写借条给你吗?”时,%的同学认为不用写,30%的同学认为写不写都无所谓,只有%的同学认为应当写。大多数同学的法律意识还停留在法律心理阶段,只是基于自身日常生活对法律现象的一种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远没有形成高水平的法律思想体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与普通人一样犯了罪,应当公平对待。该选项得到了%的支持率,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已经深入民心。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人犯了罪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另外,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同学都希望能不断提

7、高自身法律意识。这说明同学对法律意识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希望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10道具有固定答案的题目考查同学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各题答对率如下:  9、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多久吗?30%  11、父债子还,是否正确?%  14、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  16、王某有三个儿子,王某在病死之前当某个儿子的面做了口头遗嘱,这种遗嘱是否有效?%  17、刘某现在17周岁,父母双亡,主要靠自己打工维持生计,则刘某属于?%  18、10周岁以上

8、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照民法规定称为?%  19、刑法规定应负刑事责任最低法定年龄是10%  20、甲某和其12岁儿子共同抢劫,其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40%  21、投毒,当被害人服毒后尚未死亡之前,犯罪悔悟,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但抢救措施未生效,被害人死亡,这种行为属于。60%  22.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