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ID:19181736

大小:17.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9

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_第1页
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_第2页
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_第3页
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_第4页
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内容摘要:民族音乐是一切音乐的源泉,一切音乐都源于民族音乐。中学弘扬民族音乐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实践展开,通过“听、唱、学、看”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音乐途径音乐实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国的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2、在创作、表演和理论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在音乐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在表情达意的方式上,在音乐的体裁、形式及其他各种表现手段上都有我国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映。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民族音乐正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一个宏伟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应使中国传统音乐成为学生全面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是中学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

3、了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的实践,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无法实施。只有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而且还要举出实例来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只有热爱民族音乐、学好民族音乐,才能更好地鉴赏其他音乐。所以要加强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使中华民族本土的音乐文化后继有人,能够真正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通过欣赏课,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  音乐艺术被称为流动的建筑,也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人们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才能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过:“倾听、倾听、再倾听。只有不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诱发联想,进入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听”。有兴趣才能去“听”,“听”了才能知其美,才会更有兴趣,“听”得多了才能学会“听”。音乐课应引导学生大量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习惯,教会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不同年代的民族歌曲串成

5、线,边讲解边欣赏,并适当安排表演、舞蹈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欣赏兴趣。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是当时北方十五个地区的民歌,它们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绵延500多年间的复杂的社会生活、阶级斗争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状况。《伐檀》《硕鼠》等作品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同时也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的创作才智,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这些成为我国民歌的优良传统。欣赏《义和团》《蓝花花》等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我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五四”以后,是中国人民

6、革命的自觉性迅速高涨的新时代,以工农革命歌曲和冼星海等革命音乐家的创作为主流的革命音乐的发展,使民族音乐的民主性和进步性的优秀传统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高度。    二、通过“模仿”体验民族音乐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具体能力等,遵循学习音乐的自然规律,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绪、内容、风格有所感受和理解。要先通过欣赏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学唱进一步体验民族音乐的精髓,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学生在反复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逐渐喜爱民族音乐,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学唱,可以从地域风格浓郁的民歌入手,进行模唱,

7、如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民歌的特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的不同体裁形式、基本特征以及演唱技巧等相关知识,也可采用多媒体视听技术,通过欣赏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再结合教师的亲自演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唱。在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亲自参与音乐的实践中,让身心得以充分投入,个性得以自由抒发。这样,学生有兴趣,爱学爱唱,同时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    三、通过“律动”体验民族音乐  通过舞蹈教学,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掌握民族舞蹈的律动及神韵。这一教学环节要与欣赏课

8、歌唱课紧密配合,融民族音乐艺术、舞蹈艺术于一体。朝鲜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他们各自的律动和舞蹈语汇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色,或粗犷豪放或悠长委婉,教学中要以此为重点,并结合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在舞蹈中领悟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