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

ID:19198605

大小:18.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9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_第1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_第2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_第3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_第4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治体会作者:张爱平,许建荣,何志健,陈国强,黄克锋,唐中明【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病例。结果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为:①反复气紧、颈静脉怒张、胸水、腹水及双下肢水肿而难以用心衰、肝硬化、限制性心肌病、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来解释;②心包炎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药物治疗后心包积液减少或消失,但症状、体征无缓解反而加重;③心脏超声和胸部CT均显示脏壁层心包明显增厚、粘连;④中心静脉压及肘静脉压明显升高,腔静脉扩张。结论心脏超声、胸部CT、中心静脉压和肘静脉压测定、ECG等检查是诊断慢

2、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手段。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增厚心包,解除心脏的机械压迫。术前须规范抗结核治疗,强心、利尿、护肝、胸穿抽液,纠正低钠、低钾、低氯和低蛋白血症等,改善机体状况。认为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野暴露良好,操作便利,可获得理想的切除范围。心包切除范围依据可借助中心静脉压监测、适可而止。【关键词】心包炎,缩窄性/诊断;心包切开术  我院自XX年10月~XX年10月,共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21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岁。病程20天~10个月,平均病程约3个

3、月。症状:气紧21例,咳嗽18例,双下肢水肿19例,乏力18例,纳差17例,胸闷15例,消瘦15例,腹胀13例,发热12例,胸痛9例,盗汗7例。体征:慢性病容20例,黄疸15例,颈静脉怒张21例,心音遥远20例,肝脏肿大18例,移动性浊音15例,双下肢水肿20例。心功能Ⅲ级13例、Ⅳ级8例。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21例,低电压18例,负性T波16例,ST-T波异常16例。心脏彩色超声:均显示脏、壁层心包明显增厚,达4~25mm,脏壁层心包粘连、纤维化,5例心包腔内含有多量的干酪样组织。同时10例探查其下腔静脉内径增宽至25mm。胸部CT:所有病例行胸部CT检查,清楚显示

4、各层面心包明显增厚、脏壁层粘连及心包腔消失。与彩色超声结果相同。动静脉压测定外周肘静脉压:均升高,平均。中心静脉压:心包剥脱前平均;剥脱后平均。平均下降;术后ICU监测平均。桡动脉脉压差:心包剥脱前为~,剥脱后为~。其他大部分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钠、低钾、低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部分有贫血、肝功能损害、代谢性碱中毒等。合并肺结核13例,其中痰抗酸杆菌检查阳性2例。治疗本组病人术前均进行规范的四联抗结核治疗4周或以上,同时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低蛋白血症,改善机体功能。手术均按照《实用心脏外科学》[1]方法前正中切口切除心包,切除顺序先左心、后右心,先流出道、后流

5、入道。解除心脏受压。术中失血300~1300ml,平均860ml;输血0~1200ml,平均480ml。术后抗感染、止血、引流、支持、强心、利尿和抗结核等治疗。术后引流:术后引流置管时间3~20天,平均天;日引流量术日1600~300ml,然后逐渐减少至日引流量少于50ml。结果术后病理检查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18例,炎症性3例。21例全部存活,1例术后出现切口结核性感染,经换药2个月后愈合。术后随访4~24个月,心功能回升至Ⅰ~Ⅱ级,生活能够自理,能做轻体力劳动。讨论.1诊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部分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弄不清楚患者反复气紧、胸水、腹

6、水及下肢水肿的原因,以致常常误诊。本组部分病例术前曾因上述症状在外院诊断为肝硬化、单纯心衰、心肌病等,或找不出反复胸腹水的原因,予强心、利尿、多次胸穿抽液等治疗效果欠佳,后经心脏彩超、胸部CT而明确诊断。部分病例原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经抗结核、心包穿刺引流等治疗后,心包积液已很少或消失,但患者气紧、胸闷不缓解,颈静脉怒张,胸水、腹水出现或加重,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心包在1~2个月内由正常增厚至4~25mm,严重限制了心脏的舒缩运动。笔者认为以下表现要考虑慢性缩窄性心包炎:①反复气紧、颈静脉怒张、胸水、腹水及双下肢水肿而难以用心衰、肝硬化、限制性心肌病、低蛋白血症等

7、原因来解释。②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抗结核、强心、利尿等治疗后心包积液减少或消失,但症状、体征无缓解反而加重。诊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根据以上症状、体征,笔者认为以下检查可以明确或有帮助:①心脏彩超:心脏彩超可探明心包各部位的增厚情况、心包腔有无闭塞或积液,同时能测定下腔静脉的内径。当其内径增宽至25mm时,基本上可以确定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张玲莉报道[2],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正确率为%,本组病例均行该检查发现脏壁层心包明显增厚、粘连,其中2例下腔静脉的内径增宽至25mm,从而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