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ID:19240235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30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_第4页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总结常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指体外循环插管后,仅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主动脉,也不应用心脏停搏液灌注仍保持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手术。应用该技术实施心脏手术33例,全部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结果全组患儿心脏手术操作完毕均可顺利脱机,不需作辅助循环,cpb时间12~46(23.1±10.2)min,明显短于同期常规手术组。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更适合于时间短、畸形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不停跳;心肌保护;空气栓塞[中图分类号]r654[文献标识码

2、]b[文章编号]2095-0616(2011)22-60-02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个新的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笔者所在医院作为一家市级医院,心脏手术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主要原因就是心脏手术风险大,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果多较严重。其重要一条就是心肌保护,术中没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术后就可能出现低心排、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导致患者死亡。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自行探索、研究,共施行小儿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33例,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采用不停跳直视手术的患儿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2~

3、14岁,体重5~24kg,病种房间隔缺损(asd)21例,肺动脉瓣狭窄(ps)7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asd+ps)5例。1.2手术方法静脉复合麻醉,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术中着重防止气栓发生,不阻断主动脉,不降温,头低位,灌注压力保持在平均60mmhg左右,应用自制排气管(输水管改装)自升主动脉至下腔静脉插管持续引流排气,心内吸引以看清缺损边缘便于缝合即可,不可进入左心,缝合时暂时停止辅助呼吸,闭合缺损最后一针时,膨肺排尽左心气体。其他操作同低温停跳体外循环术式。心内操作5~15min。体外循环时间平均(23±6)min。2结果全组患儿心脏手术操作完毕均可顺利脱机

4、,不需作辅助循环。cpb时间明显短于同期常规手术组。术后无空气栓塞、严重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等并发症。术后3~5h拔除气管插管,术后7~12d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0%。表1术后心功能恢复观察指标比较组别n术后脱机时间(h)术后多巴胺心功支持时间气体栓塞并发率(%)不停跳333.5±0.23.1±0.30停跳335.5±0.56.2±0.40注:与不停跳组比较,△p<0.053讨论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脏外科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低温心脏停跳直视手术具有很多优点,但不能避免心脏停跳、复跳过程中的再灌注损伤,以及复跳所造成的机械或电击所致的心肌损害,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

5、术的尝试[1]。在借鉴国内外技术的基础上,经技术革新、完善,形成了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心内直视手术3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3.1心肌保护效果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低温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是最常用的心脏外科方法,但心脏停跳、会引起心肌的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而低温也会给心肌带来许多不利影响[2]。采用常温不停跳技术避免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避免了低温引起的心室纤颤,节省了降温-复温-停跳-复跳操作程序,大大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不停跳手术在理论上不存在冠状动脉的缺血及再灌注,心脏冠状动脉供血由体外循环机持续供应,腔静脉阻断

6、后心脏处于空跳状态,这使心肌耗氧量大大降低,勿需低温保护。术后脱机时间平均比停跳组提前1.2h。未发生术后低心排等并发症。3.2保持术野清晰的办法由于主动脉不阻断,冠状动脉有血供,回心血量比较多,控制好左、右心的吸引,保持术野清晰尤为重要。通常将心内吸引管放置在冠状窦口,缓慢持续吸引保持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吸引时要酌情调整吸引的速度和压力,尽量减少因为吸引对血细胞的破坏。本组无一例血红蛋白尿出现,可能与cpb时间不长和注意及时调整吸引泵有关。3.3预防气栓发生气体栓塞是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最易发生,同时又是较严重的并发症。采用①头低偏左侧卧位,使心脏切口处于最高位,气泡漂浮至右心切

7、口而溢出,此种体位可有效防止气泡进入脑部引起严重后果;②采用自制排气管技术,以普通输液管减去滴壶部分及两端,取中间直管一段,一端连接灌注针头插于升主动脉,另一端连接16号针头插于腔静脉插管上,这样术中持续引流,意外进入升主动脉内的气体就会引流入体外循环机,而避免脑部栓塞。③术中全身灌注压维持在60mmhg左右,以减少心内回血,使术野尽量清楚,同时此灌注压又能使主动脉瓣关毕,使心内气体不能溢入升主动脉产生气栓。④缝合时暂停辅助呼吸,便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