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

ID:19270901

大小:1.1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9-30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_第1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_第2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_第3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_第4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 第11课《黄河颂》课件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新课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学习目标1、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2、 

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3、 加强语感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重难点:1.体会课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考考你有关黄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

3、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黄河的基本走向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源头景观欣赏黄河黄河上游景观黄河中游景观黄河入海口落日芦花黄水黄土奇观壶口瀑布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背景介绍:1938年

4、,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音:澎湃(

5、)()气魄()高山之巅()狂澜()哺育()浊流()屏障()lánpéngpàipòdiānbǔzhuózhàng《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深情地读:   一、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黄河颂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朗诵词)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

6、赞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

7、大坚强!整体感知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1、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2、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哪里开始“颂”,都颂些什么内容?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颂”前对黃河进行了哪些描绘?有什么作用?为“颂”蓄势远镜头——近镜头俯瞰纵向——横向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

8、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近镜头俯瞰全景纵向描写横向展开“望”统领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3、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颂黄河抒壮志望颂绘黄河惊涛澎湃浊流婉转力劈中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观念文章结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