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

ID:19278894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30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_第1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_第2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_第3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_第4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登记号《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课题名称:小学生语感培养的研究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国内的语感培养,提得较早,研究较迟。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是夏丐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创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现在关于语

2、感和语感教学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的途径也多种多种多样。但在新课程的理论指导下,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进行语感培养途径的研究还是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也缺少具体的操作措施。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价值1、学生发展的需求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即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

3、;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2、语文课标的要求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其主要特征

4、。语言的积累对学好语文非常重要。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活页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很好地把握母语学习的规律和特征,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与语感培养割裂开来,存在低效等问题。探索理解、积累语言

5、与培养语感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语感培养和语言积累的策略和途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积累语言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感。三、理论依据1.主题教育理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主体性的特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将语感培养落到实处。2.心理学认知过程理论  本课题研究将侧重于“感觉”、“思维”、“语言”阶段。3.现代教育学理论   学生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4.语言学理论  语文教学要重视言语材料的大量积累,并对此进行逻辑分析,找出言语

6、规律,并灵活运用语言,从而在语言运用层面上借助直觉思维形成语言,这是最关键。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目标内容:1.创设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情境,探索课内外阅读与语感养成之间的联系。2.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研究语感培养和语言积累的策略和途径。3.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内化吸收,积累、运用语言。4通过组织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活页2——五、课题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2.案例研究法:搜集个案,进行分析比较。3.实践反思法:在实践中观察,思考。4.经验总结法: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六、实

7、施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1.查阅相关资料;搜集优秀教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2.确定研究对象;   钻研1---6年级教学,搜集优秀教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二) 研究阶段(2013年7月---2015年1月)   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过程性反思,运用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形成成果。   1、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的语感。2、在作文教学中,展示学生的语感。3、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过程性反思,运用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成果。(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   收

8、集、整理有关资料,撰写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