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

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

ID:19302342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30

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_第1页
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_第2页
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_第3页
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_第4页
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7115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构建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71150构建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素质教育既不是灌输或注入,也不是塑造或培养,而“是学生以主人的意志在教育的世界中积极发展自己”,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启发和激励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显得尤为重要。激励教育是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

2、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指引他们的行为活动,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构建激励机制的意义心理学认为,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波特尔和罗勒尔的激励理论模式这样描述:“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或制裁→满足”。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机制进行班级管理就是要求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或措施,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来调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合理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可能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因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景意义而言,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完善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就远景意义而言,通过激励机制,学生的主体意识

4、、民主意识等现代观念逐渐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而这一切正是现代社会的人才素质的最基本内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正如马斯洛所说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实施激励机制的方法在班级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把握住教育时机,区别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同伴卓越的表现中,汲取营养,接受强有力的正向刺激,去寻求更高更新的目标,从而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坚实有效的激励效应。激励机制的实施主要

5、有以下几种方法:1、信任激励法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诸葛亮显示出一个“诚”字,魏征从谏如流得益于唐太宗的一个“信”字。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它可以是加速个体自信心爆发,从某种角度上讲自信比努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信任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班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振,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体现在在班级管理与活动中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上,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

6、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职务激励法有效的激励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给龙以深水,而非误陷深潭,给虎以深山,而非逼入平地。在班级管理中应使“虎龙”各尽其能,各展其技。根据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和强烈的表现欲的心理特征,不少班级均采用了班干部轮值制的方式来优化班级管理。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锻炼、发现、考察班干部苗子,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强化自省意识和竟争意识,促使每个学生自发地进行换位思考,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推动他们的学习热情。3、情感激励法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

7、一,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情绪的需求。按照心理学上的解释,人的情感可分为利他主义情感、好胜情感、享乐主义情感等类型。“感人心者莫乎情”,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情感之间合乎规律的联系,通过满足学生某种需求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没有学生精神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应走进学生,走向学生的情感世界,与他们的情感进行零距离接触。一旦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会自觉地跟随教师前进或按教师指引的方向前进。4、目标激励法需要引发的行为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目标。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

8、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