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

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

ID:19417828

大小:7.0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2

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_第1页
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_第2页
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_第3页
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_第4页
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凯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奇怪的腿部症状?刺痛袜套样麻木感烧灼感蚁走感自发性疼痛:寒热等刺激后疼痛,日轻夜重警惕!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60%的糖尿病患者可得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指出,神经病变患病率高达60.3%心脏眼神经肾脏足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多种表现周围神经病变(手足):感觉减退:四肢有手套、袜套样麻木感,冷热不敏感,痛觉迟钝感觉紊乱:有蚁走感,烧灼感、踩棉花感,手脚发冷或发热、刺痛自发性疼痛:气温的改变,湿度的高低等均可引起神经病变者的自发性疼痛,日轻夜重,

2、有时疼痛剧烈,疗效不佳植物神经病变出汗消化排尿……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出汗异常上半身多汗,吃饭时满头大汗下半身少汗或无汗,足部干燥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消化异常腹胀、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烧心——“糖尿病胃轻瘫”腹泻,便秘,或腹泻和便秘交替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排尿异常“神经源性膀胱”尿不尽、排尿无力,尿储留,少数人可尿失禁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脑损害头痛、无力、体力和脑力易疲劳、兴奋、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精神衰退糖尿病神经病变,别说您无所谓!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非都是些恼人的小毛病,仅仅影响生活质量而已实

3、际上,神经病变还可能会带来生死攸关的大麻烦……无痛性心梗,没有预警更危险神经正常……神经病变无症状低血糖,没有察觉损害更大正常人或无神经病变者低血糖时,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眼花、饥饿感等,以提醒及时补充糖分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缺乏对低血糖的正常反应,缺乏这些预警信号,易引起严重的低血糖昏迷“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和由此引发的身体伤害会抵消一辈子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益处。”神经病变神经正常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死亡率高研究显示,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神经病变的患者一旦自主神经系统受累,5年死亡率高达50%确诊糖尿病

4、自主神经病变第5年致残性有症状无症状无证据N3:致残性神经病变N2:症状性神经病变N2a:有症状、体征且检测异常N2b:N2a+显著踝关节内翻缺陷N1:无症状性糖尿病神经病变N1a:没有症状或体征但神经病变检测*异常N1b:检测异常且神经检查(+)N0:无糖尿病神经病变客观证据无症状≠无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分期*神经传导,定量感觉检查(QST),或自主神经检测异常糖尿病早期神经病变无症状患者 比例较高,导致漏诊率高10%20%70%75%有神经病变主诉音叉震动觉检查电生理检查复杂的周围感觉神经与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阳性率糖尿病神经

5、病变漏诊率高依靠不同方式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的漏诊率糖尿病神经病变应该如何预防?——定期筛查外周神经病变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检查针刺觉、温度觉、振动觉以及10g单丝检查等在临床特征不典型的情况下使用电生理检查糖尿病神经病变应该如何预防?——定期筛查微血管病变对于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并发症筛查,以尽早发现和处理眼:视力、扩瞳查眼底肾脏:尿常规、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神经系统: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

6、有否破溃、溃疡、真菌感染、胼胝等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如:对于眼底病变可疑者,应进一步做眼底荧光造影怀疑有神经病变者,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痛觉阈值测定等2008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神经病变如此高发、危害又大确诊神经病变后应如何治疗?控制好血糖是不是就足够了呢?重视日常护理每日检查双足每日清洗(水温不宜过烫)勤剪指甲不赤足走路穿柔软透气的棉、毛袜鞋子要舒适宽松每次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石子等异物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的基础血糖达标其他对症治疗高血糖对人体的器官组织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好血糖是首要目标仅严格降糖对神

7、经病变疗效并不显著VACSDMSteno-2VADTACCORDADVANCE多个国际大型临床试验多种方式干预,神经病变患病率仍很高国外一项持续了13.3年的研究显示,应用多因素综合干预治疗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仍然很高多因素干预包括:降糖、降压、降脂和改变饮食、生活方式等研究结束时,49%的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55%的患者发生外周神经病变进展神经病变,不仅仅是神经出现问题神经的周围缠绕着很多细小的血管,这些血管为神经细胞的存活供给养分血糖长期升高,会对神经细胞造成直接的毒害作用,也会导致周围细小血管发生受损,导致神经细

8、胞的营养供应发生障碍神经病变实质上是血管与神经的双重病变改善血管功能 才能修复神经中国糖尿病指南推荐 改善神经微循环的药物川芎嗪、葛根素、丹参等中成药、凯时®(前列腺素E1)口服注射凯那®(贝前列素钠)2008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凯那®(贝前列素钠),有效改善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