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5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5

ID:1946481

大小:7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5_第1页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5_第2页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5_第3页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1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姓名班级分数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A.贫穷与落后B.专制与愚昧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2、《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2、C.第一次提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3、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建设阶段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4、《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

3、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5、列宁在1921年10月的一个重要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惨败”。后来,他又更明确地指出:“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尝试已告失败。”列宁所说的“已告失败”的“尝试”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粉碎武装干涉的政策6、列宁在1921年10月的一个重要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惨败”。后来,他又更

4、明确地指出:“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尝试已告失败。”为了扭转“失败”,苏维埃俄国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粉碎武装干涉的政策7、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8、下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

5、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9、“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罗斯福新政D.改革开放10、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

6、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11、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B.以工业化为主导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2、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7、C.优先发展重工业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13、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14、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

8、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