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

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

ID:19604071

大小:7.65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0-04

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_第1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_第2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_第3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_第4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放射治疗学子宫内膜癌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子宫内膜癌Carcinomaofendometrium任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子宫内膜癌Contents一.概述:流行病与病因学、解剖学二.病理学三.临床表现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五.临床分期六.治疗七.放射治疗一、概述子宫内膜癌概念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占子宫体癌的90%,也常被简称为宫体癌。子宫内膜癌概述:流行病学1、在我国,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2、高发地区在欧洲及北美等脂肪摄入量较高的国家,最高地区是美国和加拿大。3、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

2、,高峰年龄50~69岁。Fig.EstimatedNewCancerCasesandDeathsWorldwideforLeadingCancerSitesby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2008.Source:GLOBOCAN2008子宫内膜癌概述:流行病学IncidenceandMortalityRatesandCumulativeProbabilityofDevelopingCancerbyAge75bySexandCancerSiteforMoreDevelopedandLessDevelopedAreas,2008ASRin

3、dicatesage-standardizedrateper100,000.RatesarestandardizedtotheWorldStandardPopulation.Source:GLOBOCAN2008.子宫内膜癌概述:病因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两种发病机制:雌激素依赖型(estrogen-dependent):可能是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甚至癌变。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如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粘液腺癌等,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预后不良。子宫内膜

4、癌概述:病因雌激素依赖型患者预后好,常伴有:1、不孕不育:2、绝经晚:3、肥胖:4、糖尿病及高血压:5、内源性雌激素升高:6、使用外源性雌激素或使用他莫昔芬子宫内膜癌概述:预后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相比,大多数子宫内膜癌的病程相对缓慢,临床症状出现较早,易早期发现,因而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60%-70%,部分可达80%。预后因素:1、癌瘤生物学恶性程度及病变范围包括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子宫外病灶等;2、患者全身状况;3、治疗方案选择。二、病理子宫内膜癌病理:大体分型1、弥散型: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并突向宫腔,常伴有出血、坏死

5、,较少有肌层浸润。晚期可侵及深肌层或宫颈。2、局灶型:多见于宫腔底部或宫角部,癌灶小,呈息肉或菜花状,易浸润肌层。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学分类1、子宫内模样腺癌:80%-90%;2、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棘腺癌、腺鳞癌;3、黏液性癌;4、浆液性腺癌:1%-9%,恶性程度高,易浸润及转移,预后极差;5、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6、其他特殊类型:未分化癌、鳞癌等。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内膜样腺癌:内膜腺体高度异常增生,上皮复层,并形成筛孔状结构。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不规则、深染,核分裂活跃,分化差的腺癌腺体少,腺结构消失,成实性癌块。按细胞分化程度

6、分为三级:G1、高分化腺癌:G2、中分化腺癌;G3、低分化腺癌;L,Well-differentiatedendometrialadenocarcinoma.Glandulararchitectureispreservedbutthetissueisconfluentwithoutinterveningstroma,whichdistinguishescarcinomafromhyperplasia.R,Papillaryserouscarcinomaoftheendometrium,withaccumulationofnuclearp53proteinass

7、eenbyimmunohistochemistry(insetupperleft).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学分类按细胞核的异型程度分级:G1:细胞核椭圆形,染色质及核仁变化轻微,偶见核分裂;G2:细胞核的异型程度介于G1和G3之间;G3:细胞核圆形,不规则增大,核仁明显,嗜酸性,核分裂多见。子宫内膜癌病理:扩散与转移1.直接蔓延:向下-宫颈管内膜、阴道;向上向两侧-沿子宫角波及输卵管,向深层-子宫肌层和浆膜层;晚期-直接穿透子宫浆膜层而种植在盆腔脏器表面。2.淋巴转移:最重要转移途经。3.种植转移:通过宫颈管-阴道内,通过输卵管-达盆腔,在腹膜、膀胱、子宫直肠癌

8、、直肠等处种植。4.血行转移:最常见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