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

ID:19646871

大小:81.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4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_第1页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_第2页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_第3页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_第4页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心室电风暴患者,其中2005年3月〜2010年3月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4月〜2015年8月的18例患者为治疗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电复律次数(9.82±3.22)次显著少于对照组(3.25±2.16)次(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配合常规治疗安全有效。【关键词】艾司洛尔;镇静剂;心室电风暴DOI:10.14163/j.cnki.11-5547八.2016.28.114心室电风暴为临床上最为危险的心律失常现象之一,死亡率高,常规抗心律失

2、常效果一般[1]。本院总结36例心室电风暴患者治疗经验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司洛尔及镇静剂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选取本院2005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心室电风暴患者36例为研宄对象,其中2005年3月〜2010年3月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40.35±75.58)岁;其中缺血性心脏病12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2例,乌头碱中毒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2010年4月〜2015年8月的18例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35.70±79

3、.62)岁;其中由缺血性心脏病11例,肥厚型心肌病者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ICD术后2例,乌头碱中毒1例,Brugada综合征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补充电解质,在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时给予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立即给予电复律或电除颤;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禁忌证则给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先静脉注射150mg,前6h以1mg/min栗入,后改成0.5mg/min栗入,维持48h。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

4、尔(齐鲁制药),先以0.5mg/kg的量静脉注入,然后以0.05mg/(kg?min)泵入,维持24〜48h。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心率、血压随时调整给药速度;同时治疗组给予不同程度镇静治疗,其中14例应用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0.01mg/(kg?h)泵入,累积24h,4例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临汾宝珠制药)2mg,3次/d。记录两组电复律次数,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75,米用X2检验。P0.05)。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死亡1例。见表1

5、。3讨论心室电风暴现象是24h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经常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要电复律治疗。心室电风暴原因较多,包括心脏原因及心脏以外原因,心脏原因包括:①结构性心脏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②离子通道病、电解质紊乱等。其他方面甚至植入ICD后经常有反复室速室颤发生也属于心室电风暴范畴。心室电风暴机制目前认为器质性心脏病为电风暴基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电风暴促发因素,作用机制如下:①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心肌在组织水平及细胞水平容易发生折返激动,成为发生电风暴的病理基础。比如在急性心脏缺血时,动作电位最大除极速度下降,QJ间期离散度增加

6、,易发生折返性激动[2]。遗传性和获得性长QT综合征及心力衰竭时心脏细胞电活动早期后除极引发膜电位的震荡和去极化活动也是心室电风暴因素之一;②交感神经张力显著增高时,大量交感活性物质激活心血管系统相关受体,进一步引发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异常,使心脏的传导系统自律性进一步升高;折返激动更加活跃,室颤阈值进一步下降[2];③患者焦虑及紧张的情绪在心室电风暴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对心室电风暴的治疗应当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①心律失常发生时,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应当立即进行电除颤或电复律[3];②对于已经复律患者应当设法驱除心室电风暴的病因,如为缺血性心脏病尽量恢复冠状动脉血供,药物中毒

7、患者采取措施清除毒素,电解质紊乱患者给予积极补充电解质。当然同等重要的是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继而终止电风暴,需要采取包括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上的抗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及镇静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经典用药为盐酸胺碘酮及利多卡因,但是盐酸胺碘酮在低钾血症及长QT间期患者中应用受到限制,利多卡因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应用存在顾虑。近年来,研究发现心室电风暴患者均存在交感张力增高现象,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使得电风暴进一步加重,因此P受体阻断剂在心室电风暴治疗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重要治疗药物。2014年《ACC/AH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