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

ID:19647031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_第1页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_第2页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_第3页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_第4页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及防治:在黄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公路极易发生路基沉陷。通过对黄土地区道路调查,总结了路基沉陷发生的原因、位置,并根据黄土自身的特性,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对策。以期对黄土地区修建公路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沉陷;原因;位置;防治对策  0引言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变形或下沉,严重影响路基质量。  1路基沉陷发生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路

2、基沉陷发生的宏观原因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  在路床底面以上,路基路面承受着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因气候及水文条件形成的反复冻融和温度、湿度的变化;在路床以下,路基受到随深度而增加的自重应力作用和地下毛细水上升造成的浸湿作用,同时行车荷载所产生的震动波也会随路面、路基的刚度增加而向下传递更深,甚至可能传递到填土以下的原地面土层中,从而造成原地面以下土的压缩变形,土的三相体重新排列,继而引起填土路堤的逐年缓慢沉降。  (2)路基压实度不足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料不好,加之同

3、一层内土方的铺筑厚度没有严格控制在压实机械实际的压实范围之内,填筑厚度超出压实机械有效压实范围的路基填土,达不到压实要求。  规范规定,路床范围内对0cm~30cm厚度内规定压实度要达到95%,而对30cm~80cm则无指标要求。实际上,在路床底面以上范围内,行车荷载对路基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规范规定只要求0cm~30cm厚度达到95%的压实度是远远不够的。  (3)路基排水不畅,导致雨水渗透路基  黄土达到一定含水量并且在自重压力或附加压力作用下才会发生湿陷。由于黄土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对路基影响不大,因

4、此路基沉陷便与降雨有很大的关系。排水设施设置不当或出现破损渗漏、雨季两侧山坡径流水渗入路基工作区、填方路基边坡降雨入渗都会使路基填土含水量增加,强度降低,增大了路基沉陷发生的概率。  2容易发生路基沉陷的部位  根据调查,在黄土地区容易发生路基沉陷的部位包括:  (1)新填筑路基下的老地基  黄土山区公路路基形式有填方路基、挖方路堑、半填半挖路基,填方路基又分为高填方路基和一般填方路基。但填土路基不论填筑高度的大小,其沉陷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填土的自沉;二是新填筑路基下老地基的沉陷。对湿陷性黄土地段的路基沉

5、陷而言,第二部分沉陷是整个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  老黄土地基发生沉陷的机理主要包括土体受外力作用后,土体骨架的脆断、土中的空隙被填土压实、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及片状产生弯曲等,同时土中部分空气被挤出,土体向逐步提高其密度和承载力的方向转化。通过一定时间的固结,土体的承载力与外来压力逐步相等时,土体趋于稳定,而沉陷逐步终止。  (2)山区半填半挖路段填方侧沉陷  处于山岭重丘区的半填半挖路基,从横断面来说属于异性断面路基,从理论上讲,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一般其填挖部分均难达到同等强度形成整体,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路基可

6、能会沿原坡而处出现裂缝或下沉,形成路基一侧的沉陷,造成路面颠簸不平甚至断裂。  (3)处于不稳定边坡区域的山区路基  不稳定边坡区域路基沉陷在黄土山区公路出现的很多,大多是因为机械开挖导致山体人为扰动,或路基本身处于天然滑动面上,在反复重型汽车荷载作用下导致坡体滑动,引起路基整体沉陷,沉陷不均匀导致路面断裂。  3防治对策  防治黄土路基沉陷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防排水措施,并要有效防止排水措施自身损坏引起的渗漏及冲刷,尽量避免水分进入黄土路基内部;二是采取工程措施对黄土地基进行处理,加强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7、,提高承载能力。  3.1防渗加固措施  根据黄土地区公路排水沟渠的破坏形式、特点及成因,在工程中宜采用“消能防渗”为主导的防治措施。消能为了减冲,防渗则为了减少黄土湿陷,最终目的是保持排水沟渠系统自身的使用功能及路基的稳定。  针对黄土地区的特殊性,消能防渗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消力池、消力坎:消力池一般设置在排水沟渠与下游排水构造物衔接处,或沟渠出口处,最好使消力池中的水流处于淹没式水跃状态,防止下游的冲刷。消力坎用来拦截排水沟渠上游来水,使水流能量降低,减小对下游的冲刷,一般与消力池配对使用。

8、如图1。    (2)跌坎:在沟渠中可设跌坎消能(图2),通常出口处跌坎连接下游的跌水井,水流落入跌水井,在井中剧烈混掺、紊动,能量得以消耗。根据需要也可设多级跌坎,此时跌坎的消能主要通过跌水后的水跃或水流碰撞完成,因此每道跌坎下设一个小平台即可出现水跃,增加消能效果。  (3)加糙:水流动能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若能有效地减小水流流速,则可大大减小水流能量,进而减轻水流对排水沟渠出口的冲刷。由公式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