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

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

ID:19655349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4

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_第1页
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_第2页
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_第3页
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_第4页
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谢向鹏(1979-),男,汉族,河北吴桥县人,会计师,管理学硕士,单位: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裴国华(1979-),男,汉族,福建福安市人,会计师,经济学学士,单位: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  摘要:估时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ActivityBasedCosting,TDABC)是作业成本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有效规避作业成本法实施中存在的作业划分、动因选定等困难,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作业成本法实施成本。本文通过对估时成本法的介绍,进一步分析该

2、方法在财产保险公司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财产保险;估时作业成本法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投入不断加大,管理职能逐步向上集中,财产保险公司不能直接归属到业务单元的间接费用比例日益提高。如何确保这些间接费用在公司各项维度之间精确分摊,是当前每个财产保险经营主体需要面对的重要管理问题。  尤其是近期启动的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给各财险公司精细化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精细化管理的程度,间接费用分摊的合理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险种费率自主定价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的引入,为间接费用分摊

3、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由于在作业区分、成本动因选定等方面存在困难,财险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估时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可以有效避免实施局限,提高间接费用分摊精度,并能够为标准成本管控和作业预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通过介绍估时作业成本,分析当前财险公司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探讨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财险公司费用分摊工作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出作业预算和标准成本管理的思路。  一、估时作业成本法介绍  作业成本法遵照“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安排,能够把间接性成本和支持性成本按照资源消耗量分摊到各项作业上,然后根据作业消耗量

4、,把作业成本分配至各项业务单元,依据成本动因从而实现间接费用的精确分摊。  但是,作业成本法在实施中遇到了如下困难:  1.作业访谈、调查耗时耗力,成本太高;  2.作业成本模型数据多是主观估计,难于验证;  3.作业模型不能足够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运营的复杂性;  4.数据变量拓展以非线性增长,数据处理、存储、处理成本高昂;  5.未能考虑到产能实际使用情况,不利于进行效率分析和改进。  鉴于上述问题,作业成本法研究者将时间要素引入作业成本法中,用时间来度量资源,作为其耗用的主要成本动因,通过估计生产性工时比例和每项作业耗时情况两项

5、参数,用以计算各项作业成本,该方法即估时作业成本法(TDABC)。  估时作业成本法在把资源分摊给各成本对象之前,并不需要询问和调查员工来区别确定作业项目,而是简单的确定产能成本率(总成本/职工实际工作时间)和作业耗用时间(作业时间方程)两项参数,用单位时间成本乘以作业效率,计算每项业务单元中所耗用作业的各项成本。利用作业时间直接把成本从资源分配给成本对象,跳过了困难重重的向作业分配资源成本的阶段,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成本管理效率。  二、财险公司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后援、运营等资源成本分摊问题  根据当前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情况,

6、财险资源成本主要有四大归属方向,即营业费用、赔付成本、资金成本以及再保险成本。其中,营业费用中的大部分和间接理赔费用在发生时很难根据费用实际情况,明确费用归属的精确维度。  为了规范间接费用的分摊,保监会曾在2006年印发《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保监发〔2006〕90号),对费用在业务单元间分摊制定了详细的规则。指引主要采取了业务量分摊法,选取保费收入、保单件数、赔付金额、已决案件、未决案件等业务量度,计算成本分摊比率后,在各维度间分配。  业务量分摊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业务数据能够容易获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费用发生动因。但

7、这种法则,仍然是粗线条的,费用分摊并没有和业务量建立直接的因果关系,仅仅是主观的、武断的进行比例计算。从而会使得业务量大的业务承担较多的间接成本,而事实上,大规模的常规业务往往属于财险公司成熟的业务类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化、批量化、自动化处理,占用的后援成本反而较少。  并且,公司实际运营中发生的资源耗费,并不是全部都应该直接归属于业务成本的,尤其是在后援成本中,有的是公司层面活动发生的成本,这些活动是必定会发生的,与业务部门的数量或业务规模无关,这类的维持费用,更应该在各业务单元间进行平均分摊,或在可控边际贡献计算时给予剔

8、除。  另一方面,如果加强资源耗用归口管理,提高专属费用认定比例,又会存在这样的两难情况:作业链执行情况差,专属费用认定率低的业务单元,在大一统的业务量分摊法则下,反而成了“受益者”,即本应100%的承担的专属费用,却可以放在共同费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