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ID:19661194

大小:145.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4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_第1页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_第2页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_第3页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_第4页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研究员认为,精神问题和自杀是中国地区最重要的一类疾病。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有超过5%的中国人口(6600万)患有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全国每年在综合医院急诊治疗的、企图自杀的病人至少100万;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数字是:目前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3亿。心理健康的界定什么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心理和重度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的过渡性问题或临界性问题。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人具有良好的

2、、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及其对自己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文化背景、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个体的年龄阶段以及所属群体的变化而变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能力低下也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范畴)。情绪乐观稳定,心境经常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之中;意志坚强,有一定的耐挫折能力;人格完整,与学生的角色相称;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并接受自己;能与同学、老师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互助,热爱集体;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

3、康问题学习方面:主要有学习障碍、厌学情绪、考试焦虑、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情绪方面:有焦虑,恐惧,抑郁等。意志方面:有意志薄弱和意志异常。意志薄弱表现为容易受暗示、怯懦、独断、冒失和执拗等。而意志异常表现为意志丧失、强迫行为、固执行为等。行为方面:有多动症、咬指甲、口吃、儿童抽搐症、吸烟等。性格问题:包括偏激、狭隘、嫉妒、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品德方面的问题如说谎、攻击性、偷窃等。性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发展和预防。学生时代,特别是中学时期是人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个体在适应上一般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解决

4、不好会形成不良的观念、习惯,形成心理疾患。而且这些问题经常有共同性的,是发展中的,有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预防。2.诊断和治疗。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习指导(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生活指导(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难题)职业指导(关注个体的兴趣爱好,并将其与个体的未来生活联系起来)青春期教育(学会处理生理快速发育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影响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压力压力的含义压力的危害压力的来源压力的含义1、当周围环境对个体提出要求(即刺激)时,个体首先会根据

5、环境以及自身具体情况对刺激进行评估,当其认为这些要求超出了他的应对能力范围时,就会产生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就是所谓的压力。2、引起个体产生压力的一切内外刺激就叫压力源(stressor)或应激源。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的压力来源存在差异。压力的危害对情绪的影响对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影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压力引起的最基本的情绪是焦虑,随着焦虑的升级,它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抑郁,表现为退缩、冷漠、逃避现实、对周围的环境失去兴趣;一个是愤怒,表现为冲动和易发脾气,以及攻击性增强。当压力达到个

6、体无法控制的程度的时候,可能出现自杀等严重问题。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有80%的人所患的疾病可能是由于情绪问题所导致,最低限度的估计也有50%。而且,有些疾病可能并没有情绪上的根源,但情绪因素很可能使疾病恶化。情绪因素可能导致的疾病包括:皮肤病、头痛、关节炎、哮喘、周期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和其他的心血管疾病、癌症、溃疡、结肠炎、泌尿生殖器疾病、肥胖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等。压力的来源组织外部压力源组织内部压力源个体压力源组织外部压力源包括社会技术变化、家庭、工作或家庭的搬迁、财经情况、居住地或社区的文化环境等等。

7、组织内部压力源行政政策与策略(裁员、竞争压力、绩效付酬计划、工作轮岗、行政规则、技术进步)、组织结构与设计(集中化和正规化、员工冲突、专业化、角色模糊、没有晋升机会、限制与不信任的文化)、组织程序(严格控制、仅有下行沟通、集中决策、惩罚性评价系统)、工作条件差。个体压力源个人性情、自我控制能力、心理耐受力应对压力的方式:消极方式和积极方式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有些是学校施加给他们的,因此,学校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减少组织层面的压力源,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对这个领域有深刻的认识,知道怎样去缓解压力对个

8、体的负面影响。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密切相关教师是心理问题多发人群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师源性心理伤害教师是心理问题多发人群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