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ID:19704330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05

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1页
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2页
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3页
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4页
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颈椎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第1篇:颈椎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策略分析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SpinalEpiduralHe-matoma,SEH)为临床少见的颈椎术后并发症,多以神经功能的恶化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将会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过往文献以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报道为多,对脊柱手术后出现的硬膜外血肿报道较少。本组12例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经仔细术前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诊断血肿、正确护理及指导康复训练等治疗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

2、方法1.1—般资料我院骨科于2001年1月一2013年6月行颈椎前路手术168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12例(0.71%)。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8?69岁,平均52.5岁。术前诊断:脊髓型颈椎病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the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0PLL)3例,椎体转移瘤2例,颈椎间盘突出1例。5例有高血压病史;术前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1例,血小板减少2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例;该10例均于术前行内科会诊治疗,相关指标正常

3、后再行手术治疗。本组病例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为100?1200mL,平均430mL,术中常规以骨蜡、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止血,术毕取出多余止血材料,术后均放置负压引流管。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无术后即刻神经损害加重病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0h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症状,其特点为:渐进性四肢瘫痪,或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少数伴呼吸功能障碍。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判断为硬膜外血肿。记录术后开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至诊断明确时的时长(确诊时段),及至手术的时长(手术时

4、段)。血肿确诊时患者ASIA分级:B级4例,C级5例,D级3例。12例均行原入路伤口探查、血肿清除、脊髓减压,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再次关闭伤口,重新放置引流管。术中甲基强的松龙30mg/kg冲击治疗1次,术后以5.4mg/(kg·h)维持23h.2结果所有患者急诊手术进行顺利,无明显并发症。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术后分别用A-SIA分级评价所有患者的颈脊髓功能。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C级2例、D级5例、E级5例,较术前及血肿确诊时明显好转。3讨论3.1重视术前全身情况评估既往文献

5、提示:肝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高血压、糖尿病、多节段颈椎病变患者术后血肿发生概率高,是颈椎术后血肿的危险因素。临床观察发现:凝血功能障碍、患高血压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全麻颈椎术中,若采用了降低病人血压(低于日常血压)的措施,术后由于血压恢复或痰多而引起剧烈咳嗽,容易引起手术切口内小血管破裂或凝血块脱落,进而出血形成血肿,压迫脊髓而导致神经功能恶化。故我们将颈椎手术病人的术前评估和术前训练作为常规,对于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并制定术后护理计划。对于术中出现特殊情况的

6、患者,更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及时发现有无神经功能恶化的早期表现,尽早干预。本组5例高血压病、1例肝功能异常、2例血小板减少和2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患者均于术前行内科会诊治疗,待相关指标正常后再予手术,并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每曰监测血压、血糖,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术后24~48h常规观察心电、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常规床旁备气管切开包;每小时测量血压;每2h观察呼吸功能和切口引流量,按ASIA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每6~8h行末梢血糖监测。在内科会诊治疗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

7、g以下,血糖控制在8.33mmol/L左右;多痰患者配合雾化吸入、化痰治疗。3.2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尽管颈椎前路手术后血肿的发生率低,但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硬膜外血肿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症状多开始于1?23h内,甚至更早,个别病例在术后数天出现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是颈部皮肤肿胀、切口渗血、四肢肌力下降和感觉障碍、腱反射活跃等。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术后血肿。本组12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均是由值班护士在巡视过程中最先发现,并及时报告医生。本组高血压病患者中有2例术后至病房

8、即刻发现其下肢肌力较术前稍有降低,通知医生未引起重视。继续观察1h后,发现下肢肌力进一步下降,合并上肢肌力降低及全身麻木胀痛不适,再次通知医生,行MRI检查诊断为术后血肿,经急诊手术确诊为硬膜外血肿并治疗。本组病例的诊疗过程表明对症状、体征的细心观察,对心电监护、引流量的认真监测,有助于正确判断患者的术后状态,为早期及时有效地处理术后血肿、挽救患者的生命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保障。术前神经功能的缺失、术中脊髓损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粘连、水肿和减压不彻底等多种原因,均可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