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策略

ID:1974493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4

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策略_第1页
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策略_第2页
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策略丁蕊同情心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心理桥梁,在人际关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帮助别人、抚慰、转让、合作和分享等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一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爱心,处处与人为善,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同情心比较弱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他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戒备的状态对待他周围的人和事。而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富足,没有衣食之忧;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家里从来没有人会与他们发生争执,他们所得到的只有无尽的爱。他们聪明

2、、机灵、接受能力强.知识面广,相对于上几代人而言,他们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正是由于这种优越的环境,使得他们没有机会与同龄人有更多的接触。于是人们会发现,独生子女往往自尊心极强,敏感而又脆弱,容易产生挫折感;自我为中心,很难体会别人的感受,而且更容易自以为是。因此,在幼儿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发现3—4岁幼儿的个性分化已经比较明显,但他们的情绪情感还处于发展当中,有的幼儿活泼好动,有的幼儿则羞涩娴静;有的幼儿大大咧咧,不知为何害怕;而有的幼儿则感情丰富,敏感好哭,我们针对这些个性特

3、点,结合这个时期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集体教育活动,日常教育活动和家园共育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幼儿同情心。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课,采用故事、表演、讨论等方式设计活动方案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每一次活动之后都受到一些启发和教育。同时,我们还将同情心的培养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让幼儿在学习其它知识的同时学会要具有同情心。例如在语言活动《刺猬树》中,我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他们学习小刺猬的作法,体会老奶奶的心情,不但让幼儿学会了讲故事,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懂

4、得了要关心、同情孤寡老人。二、在教师的身体力行中,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教师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成长中的幼儿是成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模仿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一种无声教育,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与其他人交往,在与幼儿相处时宽容他人,同情弱小者,孩子自然也会仿效。因此,在工作中当孩子跌倒时我会给予关心;孩子生病时会给予安慰一一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孩子之间争吵减少了,打“小报告”的人也少了,他们变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了。三、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幼儿同情心。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培养幼儿

5、同情心的种种机遇。有一次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发现了一个蚂蚁窝,都很好奇。于是我就开始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特征及活动。这时,有几个男孩子开始不停地用脚踩蚂蚁,还狠狠地说:“踩死你,踩死你。”我急忙去阻止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踩死蚂蚁?”孩子们不屑一顾地回答:“好玩。”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在孩子面前,蚂蚁是弱小者,他们对弱小者没有丝毫的同情心,仅仅为了好玩就残害生命,那么将来当他们长大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呢?于是我便组织幼儿回教室进行了讨论。我问孩子:“蚂蚁也有爸爸、妈妈、姐姐

6、、哥哥你们踩死那么多蚂蚁,他们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如果你们失去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会怎么样?”此后,孩子们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同情小动物。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形式,通过游戏活动来帮助幼儿建立同情心,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是幼儿教学中采取的教育方式。例如:在角色游戏“小医院”中,扮演医生的小朋友认真地给“病人”看病,当他看到“病人”那痛苦的样子,不时的流露出无限的同情。我还引导其他幼儿扮演探病的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并教育他们说一些同情、关心的话语:“你怎么样了?”“你别难过。”“我陪你玩”等

7、。在游戏之后,幼儿每当看到生病的人就会表现出同情和关心。因此,幼儿园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四、在家园合作、共同教育中,培养幼儿同情心。家庭是幼儿成长最为直接,最有感染力的环境。作为教师,有义务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同情心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例如:让幼儿在家中饲养小动物,让家长记录孩子对小动物的表现并反馈给幼儿园,教师再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孩子把小动物拿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让别的孩子也学习怎样饲养动物及爱护动物。同时,我们还让家长配合

8、我们,回家后多鼓励孩子去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及不懂事的孩子,经常连贯地对孩子进行同情心的教育。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越拉越近,心与心之间会充满同情与理解。英国哲学家休漠在《人性论》中首次提到:“同情本身就是美德。”儿童在同情他人中,发展起来了积极的社会情感,建立起了自己的友谊感;在同情他人中,学会了与人交往,实现着其正常的社会化过程。让每一个幼儿都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相互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就会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友谊,多一份爱多一份幸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