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ID:19745068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1页
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2页
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3页
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4页
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哈师大附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4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  C.我国发射的“神七”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图示天体系统是我们目前能够观测的“可见宇宙”  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2、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3~5题。  3.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  ③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   ④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  A.“磁暴”现象   B.极光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D.耀斑现象  5.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

3、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  ②金属矿产资源  ③地震  ④洋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3年10月23日,太阳又一次打喷嚏”。太阳表面一个巨大的黑子群爆发,一股由太阳表面释放出来的气体和带电离子流所引起的太阳“强风”,以每小时超过320万千米的速度直扑地球。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城市受此次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满洲里     B.连云港     C.广州    D.新加坡  7.太阳风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A.对部分地区的短波通讯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的

4、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8.有关“太阳打喷嚏”现象的解释,较完整的是  A.是从日冕层表面抛射出的大量气体   B.是从光球层表面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   C.是从色球层表面喷射出的电磁波   D.是黑子和耀斑爆发时,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  9.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不正确的是    10.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89°S  B.80°E、40°N 

5、 C.10°E、1°S   D.180°、71°N  11.下图(虚线表示目标方向,实线表示实际方向)中,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116°E与120°E相比  A.地方时早20分钟   B.地方时晚16分钟  C.地方时晚20分钟   D.先看到日出  13.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120°E地方时  D.北京(116°E)的地方时  14.一架飞机从上海于l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

6、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1日3时   B.10月1日15时  C.10月2日3时   D.10月2日15时  15.某地地理兴趣小组,一日测得该地正午时为北京时间11时30分,则该地的经度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5°E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地球绕日公转位于A点时  A.公转线速度较快 B.公转线速度较慢  C.北半球进入夏季 D.南半球进入冬季  17.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段是  A.从

7、D到B  B.从A到C     C.从B到D  D.从C到A  18.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物质组成和化学元素的不同  C.温度的变化     D.厚度的变化  19.下列各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0.地球大气上界的高度为  A.500~800千米  B.1000~2000千米  C.2000~3000千米   D.3000~4000千米  21.关于能记录地球历史的岩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岩浆岩

8、    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含有生物化石    D.按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2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大理岩、板岩  D.花岗岩、砂岩  读右图,完成23~24题。  2  期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