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ID:19777023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_第1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_第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_第3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_第4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请保留简介:祝兵(1978-),男,讲师,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5  :本文针对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钢管混凝土结构中杆件的受力特点,结合优化设计理论,编制了钢管混凝土的优化算法程序。对实际工程进行优化设计的结果表明,优化设计使结构更经济合理,提高了设计效率,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0引言  钢管混凝土就是由混凝土填入薄壁圆形钢管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材料。其基本原理是借助圆形钢管对核心混凝土

2、的套箍约束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能力。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延性好、耐疲劳、耐冲击等优越力学性能,在土木工程的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结构中广泛运用。由于计算步骤复杂,设计中常采用试算法和经验法来确定截面尺寸,往往使得设计人员设计工作量大和和结构不经济,提高了工程造价,造成浪费。因此,编制出优化设计程序进行优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本文结合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特点,建立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化数学模型,运用优化算法和数值迭代计

3、算原理,编制了平面杆系结构内力计算优化程序,对钢管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初步优化设计研究。  1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1.1目标函数  主要从经济实用角度考虑,以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造价最低为目标来构造目标函数,因此提出了如下目标函数表达式:  (1-1)  式中:P(x)为工程造价;为钢管的单位造价;为混凝土的单位造价;为钢管的密度;为钢管混凝土杆件长度。  1.2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为钢管混凝土型号中的混凝土标号、钢材种类、横截面面积、惯性矩、含钢率以及杆件长度尺寸等。在混凝土标号、钢材种类

4、和结构中杆件布局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影响结构造价主要因素是杆件中各材料的截面面积,因此,设计变量如下:  (1)杆件中钢管的截面面积:  (2)杆件中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1.3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均取自于钢管混凝土设计相关规范及实际设计工程要求。  (1)应力约束  杆件为拉弯杆件:  (1-2)  杆件为压弯杆件:  时,(1-3)  时,(1-4)  式中:、分别为第个杆件的轴力和弯矩;为杆件中钢管的截面面积;为杆件截面面积;为杆件截面抵抗矩;为杆件组合强度设计值;—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  

5、(2)稳定约束  时,(1-5)  时,(1-6)  式中:为欧拉临界力,;为截面的组合弹性模量;为杆件长细比;为等效弯矩系数;为稳定设计安全系数。  (3)挠度约束  (1-7)  式中:为杆件顶点的设计挠度;为规范容许挠度。    2优化程序编制  2.1编程思路  (1)首先运用杆系结构内力计算程序计算出各工况下内力值,提取出内力值(轴力、弯矩)数据;然后按照序列两级算法思路对约束进行分类优化:即先用满应力法对应力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在满足应力约束条件后,再用射线步法进行位移约束条件优化,在

6、满足位移约束条件后,输出数值结果;最后判断数值结果是否满足造价收敛条件,如果满足收敛条件,结束运算,输出结果文件,如果不满足收敛条件,把当前的数值结果代入杆件结构内力计算程序计算各工况下内力值,开始新的循环计算。  (2)用满应力法对杆件截面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在某工况下,如杆件为压杆,先对杆件的混凝土截面积用满应力法优化,得出优化的截面面积后,再根据钢管混凝土杆件规定的最小含钢率计算钢管的截面面积;如杆件为拉杆,先对杆件的钢管的截面面积进行满应力优化,得出优化的钢管截面面积后,根据钢管混凝土杆件

7、规定的最大含钢率计算混凝土截面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处理,可以保证在规定的含钢率条件下,单根钢管混凝土杆件的截面造价最低。  (3)钢管混凝土杆件中混凝土面积和钢管面积的变化,会使得其含钢率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导致钢管混凝土弹性模量发生较大变化,如果再按满应力法中内力不变的假设进行优化,就会使得结构内力偏差太大,优化无从进行。因此,本程序中对满应力优化的结果都重新进行了结构内力的计算,以保证优化的结果偏差尽量减小。  (4)当对位移约束条件进行优化时,是在假设钢管混凝土杆件的含钢率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杆

8、件截面的优化,这样降低了优化的复杂性,还可以利用先前计算的内力值数据,通过单位荷载法求解位移,使得位移约束由隐性约束变成显性约束,尽可能的减少结构内力计算次数。  2.2优化设计程序步骤  1.输入初始设计数据,及基本参数;  2.进行各种工况下的结构分析;  3.判断第号杆件在第工况下受拉还是受压;如果受拉,用满应力计算公式,得到钢管的截面值;如果受压,用满应力计算公式,得到混凝土的截面值;  4.在所有工况中,选取钢管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截面面积;  5.如果且,转到第6步;如果两个条件中有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