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

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

ID:1981114

大小:145.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7-11-14

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_第1页
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_第2页
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_第3页
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_第4页
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选材、工艺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材料学绪论一、本课程的性质一门研究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组织、性能及应用几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如何运用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各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二、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如下能力:1、对各类工件所用材料进行合理选材和制定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或其它加工工艺),以满足其使用要求。2、解决工件加工和使用中出现的各类早期失效问题。3、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研制的初步能力。三、工程材料定义工程材料(结构材料):用来制备在工作环境下承受载荷的工件的材料。四、参考书工程材料朱张校清华大学出版社金属材料学王笑天机械工

2、业出版社复合材料(二十一世纪新材料丛书)吴人洁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一、合金元素(Me)的定义碳钢(碳素钢):Fe+C+杂质元素(S、P、Si、Mn、O、H、N……)合金钢:Fe+C+合金元素(Me)+杂质元素合金元素:以改善钢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为目的,人为添加到钢中的元素。锰(Mn)铬(Cr)钼(Mo)钨(W)钒(V)铌(Nb)钛(Ti)镍(Ni)铜(Cu)钴(Co)硅(Si)硼(B)氮(N)铝(AL)稀土(RE)杂质元素:混入钢中的元素硫(S)磷(P)硅(Si)锰(Mn)氧(O)氢(H)氮(N)二、合金元素的分

3、类及性质1、分类a、按是否形成碳化物(c’)分为:(1)碳化物(c’)形成元素:弱碳化物形成元素,Mn——Mn3C(固溶态);强碳化物形成元素(Me强)Cr、Mo、W、V、Nb、Ti,其中:Cr、Mo、W(部分固溶态,部分化合态),V、Nb、Ti(化合态)。(2)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B、Cu、Co、RE(固溶态)b、按对Fe-Fe3C相图各区的影响不同分为:(1)扩大F区元素(固溶态):Cr、Mo、W、V、Nb、Ti、Al、Si(提高A1、A3,使S点左移)。(2)扩大A区元素:Ni、Cu、Mn、C、N(降低A自

4、由能(GA),增加A稳定性)。2、碳化物(c’)形成元素的性质a、愈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的碳化物愈稳定。b、愈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总是优先与C形成C’。c、C’中可溶其他合金元素(Me),当溶入的Me与C的结合力大于原C’中的元素与C的结合力时,溶入后所形成的新C’的稳定性增加,反之亦然。d、过剩型C’的强化效果低于沉淀型的C’的强化效果。三、钢的几种强化机理(1)(2)第二相强化:弥散均匀在基体中分布的第二相颗位阻止位错运动,提高强度。(3)晶界强化:细化晶粒→增加晶界面积→增加位错运动阻力,提高强度。(4)位错强化:位错

5、密度增加→运动中产生缠结→增加位错运动阻力→提高强度。四、钢的韧化途径1、细化基体(F.M)和第二相(1)合金化:V、Nb、Ti,形成VC、Nb、C、TiC,阻止A长大。(2)热处理:形变热处理,重结晶细化,快速加热淬火(激光淬火、离子束淬火、太阳能淬火、感应淬火)。(3)快冷凝固:搅拌凝固、雾化、滴液成型法、急冷金属模铸造。(4)变质处理(4)消除网状,带状第二相,使之球化均匀分布(球化退火,改锻,淬火后回火)。2、球化消除网状,带状组织,使之球化均匀分布(球化退火,改锻,淬火后回火),钢中加稀土元素球化第二相。3、纯化(1)

6、精炼:真空熔炼、电渣重熔。(2)加稀土(RE):(去杂质)(15MnVNiRE、稀土重轨钢(包钢))。4、复化:产生复相基体、M+A’(晶间薄膜)5、消除残余内应力6、防止各种脆化现象产生(回火脆性、氢脆、晶间腐蚀、应力腐蚀……)7、加Ni提高低温韧性。8、低C+多元少量合金化的成份形式。用低C(<0.25%C)、超低C(<0.1%C)韧化基体(极为有效)。总结:强韧化最佳的组织状态:强化的细晶基体(细马氏体)+细粒状、弥散均匀第二相。五、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热处理过程中)1、强化a、强碳化物形成元素(Me强):Cr,Mo,W

7、,V,Nb,Ti形成第二相C’(Cr7C3、Mo2C、W2C、VC、NbC、TiC)产生第二相强化。b、Mn、部份Cr、Mo、W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Co、N、B、P……产生固溶强化。(采用多元少量合金化可在强化的同时,不使韧性明显下降)。2、细化A晶粒(加热中),冷后细化F、M。(Cr、Mo、W、V、Nb、Ti)Me强,形成C’钉扎A晶界→阻止A长大,(固溶的Me强也能固定Fe→阻止A长大,但固溶的C、N、P作用相反)Al形成AlN→阻止A长大。3、提高淬透性(淬火中)A中固溶态元素C、B、Mn、Cr、Mo、Ni……(A

8、l、Co除外)均能提高淬透性。a、扩大A区元素:降低GA(A自由能)→推迟A→P转变(C、Mn、Ni)→使C曲线右移→提高淬透性。b、C’形成元素:阻止C扩散→推迟A→P转变(Mn、Cr、Mo……)。c、B:在A晶界空位处,降低A晶界能,推迟A→F、P转变。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