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

ID:19861248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7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_第1页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_第2页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_第3页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_第4页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谢立中谈论“后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方法论”)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是由众多参与者共同营构出来的一种内容广泛、结构松散的思想潮流。在许多共同的主题上,后现代主义者们本身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差异。因此,笼统地谈论“后现代主义”总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我们下面要谈论的“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只能算作是对“后现代主义”者们在这个主题上所产生的各种观点的一个不完整的描述。这种描述只是出自于笔者对他所接触到的那些“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

2、文本的阅读,它只是许多可能的“合法”描述中的一种,因而并不与其它的描述相冲突。一“后现代主义”是作为各种“现代”主义的对立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方法论问题上也是一样。因此,为了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研究方法论,我们首先需要简单地描述一下“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立场。可以把现代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立场扼要地概括如下:(1)实在论。即认为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既定的、有待于我们去认知的、客观的研究对象;这个客观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社会行动,也可以是抽象的社会系统,还可以是行动者赋予行动之上的主观

3、意义(这种“主观意义”对于行动者来说是“主观”的,但对于研究者来说却同样是“客观”的);(2)表现主义。即认为我们的认识是对这个既定的、客观的研究对象的呈现、表现或再现(representation);(3)真理论。认为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或特殊的)、最佳的(或相对较佳的)研究程序与方法,使得我们有能力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正确认知或表现,并且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标准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的认知或表现是“正确”还是“错误”;对研究对象的“正确”认知或表现就是“真理”;获得有关社会现象的“真理”是社会研究过程的目的

4、。(4)本质主义。把现实区分为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是“一”,现象是“多”,本质是隐藏的,现象则是外显的,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则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可以直接加以把握,本质则要通过深入的理性分析才能才有可能获得。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是要达到对其现象的正确把握,更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达到存在于诸多现象后面的、规定着现象变化的那些共同本质或同一性的正确把握,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象。(5)知识等级论。主张研究对象之间的各种共性或同一性在其普遍化或概括化的程度上具有等级性和种属关系,我们关于研究对象的各种知识之间

5、因而也具有等级性和种属关系:普遍化或概括化程度越高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就越是处于基础的地位(哲学是普遍化或概括化程度最高的知识,它是人类其它一切知识的基础),普遍化或概括化程度越低的知识就越是处于派生的或从属的地位;在普遍化程度较高的知识与普遍化较低的知识之间存在着蕴涵关系:前者已经包涵了后者,从前者中可以推演出后者来,把握了前者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后者[早期维特根斯坦将这种观点引一言而譬之:“人所知道的一切......都可以用三句话来说完。”见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扉页题词,贺绍甲译,北京:商务

6、印书馆,1996年。德鲁兹与瓜塔里则用“根树(root-tree)结构”来描述知识之间的这种关系。见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Minnesota:UniversrtyofminnesotaPress,1987,16-25。]。我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在整体上构成一个由少数基础性知识和许多派生性知识共同组成的树状结构。这种知识等级理论推动人们不断地去追求对象之间更为普遍的共性,由此形成许许多多的“整体性理论”或“宏伟叙事”。这五个要点中的前三个构成了德鲁兹和瓜塔里

7、所说的西方思想中的“镜喻”传统,后两个则构成了他们所说的西方思想中的“树喻”传统。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本信条,“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则将这些信条全部加以颠覆。二严格地说,许多后现代主义者并不愿意使用“方法论”这个词,他们更多地使用的是“叙述策略”这个词。他们更愿意把“方法论”这个词留给各种持“现代”立场的理论与学说。在他们看来,“方法论”这个词,由于它的传统用法,意味着对某种最佳方法的探求,而他们认为这种最佳方法是根本不存在的。在这个方面,他们大多认同费耶阿本德的立场。费耶阿本德最有代表性

8、的作品便叫作:《反对方法》。然而,尽管如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利用“方法论”这个词来讨论后现代主义者们在“方法论”问题上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照着上面的叙述,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在方法论问题上的主要立场尝试性地扼要加以说明:(1)反实在论(Antirealism)。后现代主义者们普遍主张,在我们对事物的“观察”或“认知”中渗透着理论或语言[一种“理论”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故上述说法也可简单地表述为“观察渗透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