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皮肤病(1)

感染性皮肤病(1)

ID:19894578

大小:109.00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8-10-07

感染性皮肤病(1)_第1页
感染性皮肤病(1)_第2页
感染性皮肤病(1)_第3页
感染性皮肤病(1)_第4页
感染性皮肤病(1)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染性皮肤病(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染性皮肤病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王晓华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概述脓疱疮是一种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多发于夏、秋季节。其特征为发生丘疹、水疱或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有自身接种和接触传染的特点。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流行。中医称“黄水疮”或“滴脓疮”。概述《素问·玉机真藏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明清两代的众多外科著作对黄水疮的症状有大量详细的描述明·《外科启玄》:“黄水疮亦为滴脓疮,疱水到处即为疮》”明·《外科正宗·黄水疮》:“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疱,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概述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黄水疮》:“此证初起

2、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病因病机1.热毒外袭。酷暑湿热交蒸,风湿热毒之邪袭于肌表而法病;或因儿童嬉戏玩耍,时令之邪气与暑热之毒交互作用于肌表而法病。病因病机2.脾湿内蕴。脾为先天之本,稚童脾胃娇嫩,喂养不当,易停食停水,脾为湿邪所困,蕴湿化热,湿热博结于皮肤。病因病机3.腠理失固。幼童稚阴之体,肌肤娇嫩,腠理失于固密,风、湿、热毒之邪易于乘隙而入,客于肌表。病因病机总之,脾虚为湿邪所困是本病内阴,腠理不固,抵御外邪能力不足,外受热、毒而法病。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感染球菌引起,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亦可为二者混合感染

3、。临床表现(一)大疱性脓疱疮:初起为散在水疱,1~2日内水疱迅速增大,可到指头或更大,疱内容初为清澈淡黄色,约经一日疱液混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型积脓现象,成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易破,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结痂后形成黄色脓痂,痂下脓汁流出形成新的脓疱。临床表现本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好发于面部、四肢,自觉瘙痒,愈后部留疤痕。一般无全身症状。临床表现(二)脓痂型脓疱疮: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溃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不断扩张与邻近皮损融合,自觉瘙痒,不断因搔抓将病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皮疹,

4、旧痂一般7~10天自然脱落而愈,不留疤痕。临床表现本型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廓及四肢。可引起淋巴结炎、发热、急性肾炎、败血症等。辨证分型1.暑湿蕴蒸:脓疱密集,脓稠液黄,周围有红晕,自觉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数。2.脾虚湿盛:脓疱稀散,脓清稀而白,周围红晕不显,伴纳呆、便溏,舌红苔白腻,脉濡。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1.好发于儿童,2.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3.多见于夏秋季节,4.传染性水疱、脓疱、脓痂。诊断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水痘:多见于冬春季节,常伴有发热、流涕、咳嗽,全身酸楚不适症状,皮疹向心

5、性分布,以绿豆大到黄豆大水疱为主中央凹脐状,同时可见到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各个时期皮疹。可累及黏膜。2.丘疹性荨麻疹:风团样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好发于躯干、四肢,成批出现,反复发作,瘙痒剧烈,但无传染性。辨证论治1.暑湿蕴蒸治法:清热解毒,祛暑利湿。方药:清暑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连翘10g,赤芍10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黄芩10g,车前子(包煎)10g,天花粉10g,竹叶10g,蝉衣6g,六一散10g(包煎)。辨证论治2.脾虚湿蕴治法: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党参10g,苍白术各10g,猪茯苓各1

6、0g,泽泻10g,薏苡仁10g,车前草10g(包煎),防风6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金银花10g。常用中成药①黄连上清丸,每次服3g,每日3次,小儿酌减,用于暑热证伴便秘、头面部皮损明显者。②丁半合剂,每次服25~50ml,每日2次,用于热毒较重者。外治①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黄芩10g、黄柏10g,煎水湿敷,用于渗出多者,每日1~2次。②大黄、黄芩、黄柏、苦参等份共碾粉末,取10~30g,开水冲后,待冷湿敷,每日1~2次。③青黛散或黄灵丹麻油调敷,每日1~2次。西药治疗1.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磺胺药等。2.外治:①除去脓液,用生理

7、盐水或1:800碘伏清洗。②1%龙胆紫溶液,0.5%新霉素溶液,1%新霉素软膏,氧氟沙星凝胶,莫匹罗星软膏等外搽。预防与护理1.病变处禁止水洗,若清脓痂,可用10%黄柏水或蒲公英、马齿苋、紫花地丁煎水揩洗。2.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搔抓。3.对患者应隔离治疗,接触过的物品应消毒处理。细菌性皮肤病疖与疖病概述疖是一种化脓菌引起的毛囊和毛囊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及反复发作者称为疖病。疖四季均可发病,但多以夏秋季节多见。疖的特征是色红、灼热、肿胀、疼痛,疮形虽肿突,但浮浅无根,随处可生。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6cm左右,易肿、易脓、易溃、易敛。常出脓即愈。中医

8、亦称“疖”。有头称“石疖”,无头称“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