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

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

ID:19901890

大小:31.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7

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1页
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2页
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3页
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4页
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征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贴穴调能疗法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针灸疗法是中华医术的精粹,这贴穴调能疗法,则是继承了针灸原理、以针灸理论为指导、具有针灸疗效的中医外治法。为了便于理解和接受这种治病的方法,我们就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思维的对接开始。中医之“被不科学”,针灸之“神秘化”,是近代以来,西方明挟“洋枪洋炮”之威,举着科学的旗帜,以不科学的态度对我们朴素的科学文化的肆意歪曲,是人类文明史上“秀才遇到兵”式的悲剧;也是我们“以西为师”的现代化进程中,轻视和抛弃传统所呈现出的文化断层的明显表现。事实上,西方文化所主导的现代科学和中国文化朴素的科学观,都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思维的智慧

2、集成。所不同的是对于事物的认识层面和认知角度,现代科学以有形物质为认识自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寻找并利用物质变化的规律,控制物质变化结果的物质层面上的科学;而中国文化朴素的科学观,则把认识自然的着眼点放在了物质形成之前的能量层面上,是寻找并利用能量变化的规律,控制物质变化结果的能量层面上的科学。有现代研究认为“物质是能量的积累”,甚至已经找到了用光制造物质原始粒子的方法,而光是传输能量的最好载体。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国古老而朴素的科学观与现代科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和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是相通的。现在我把“阴阳”理论中的“气”或“炁”,理解成现代意义上的“能量”,那么“气合而有形”,就等于“物质

3、是能量的积累”。把“阳”理解成“能量的释放状态”,把“阴”理解成“能量的收藏状态”。用这种“能量的释放和收藏”,替代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再结合针炙疗法的相关理论,这就是穴位调能学,用调能膏穴位敷贴替代针灸的治疗作用,便就是贴穴调能疗法。《内经》是针灸的灵魂,我们可以从《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对于阴阳的论述开始,认识穴位调能学、认识贴穴调能疗法。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我的理解是:能量的收藏与释放,决定了大自然的演变的,是组成自然万物最主要的因素,是大自然里一切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源头所在,是自然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

4、的原动力,是治病保健必须落实的根本点。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世间万物只要有变化,就有能量转换的存在。而人体是物质的,所以人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也一定与能量相关联。中医把生病的原因归咎于“阴阳失衡”,我认为所谓“阴阳失衡”的病态,就是人体机体系统的能量分配发生了改变,破坏了人体内环境原有的能量均势,引起了机体系统间功能力度的不平衡;而所谓“调理阴阳”的治病过程,就是调整人体机体系统的能量分配,恢复人体内环境原有的能量均势,实现机体功能相对平衡的过程;所为“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各内在系统的能量分配相对均衡,机体各系统间的功能力度相对平衡。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针灸补

5、泻作用的原理进行了解读,以呼吸补泻法为例:人在呼气时热量同时向外,体表热量相对较多,此时在穴位上进针能使机体产生热刺激效应,从而使机体增加对该经系的能量分配,进而实现增强该系统功能力度的作用,这就是补法。相反在吸气时机体热量同时向内,体表热量相对较少,此时在穴位上进针能使机体产生冷刺激效应,从而使机体减少对该经系的能量分配,进而实现抑制该系统功能力度的作用,这就是泻法。我们所讲的贴穴调能疗法,是用热性药膏贴在穴位上,不断地向经络传导温热信息,诱使机体增加对该经系的能量分配,从而起到补的作用。反之,用冷膏药贴在穴位上则能起到泻的作用。穴位调能疗法的操作非常方便,只要用一粒赤小豆大小的膏药摊

6、成直径略小于1cm的薄饼,铺在纸或纱布上备用,治病时贴在所选穴位上即可。使用效果见表:贴穴调能效果表经穴名药膏性质所起作用临床效果备注阳经穴(手足三阳)热性增长(阳方面能量)(+)×(+)=(+)阳盛则热心经、心包经虽属阴经,但其所属穴位贴上调能膏后所起的作用却与阳经穴的表现相同,再有任脉上的神阙和其它经外奇穴都与阳经穴一样。冷性减少(阳方面能量)(+)×(-)=(-)阳衰必寒阴经穴(手足三阴)热性增长(阴方面能量)(-)×(+)=(-)阴盛则寒冷性减少(阴方面能量)(-)×(+)=(+)阴衰则热调能膏的起效时间一般为15min,快的10min就能显现效果,慢的30min见效;5-7h为

7、疗效高峰期,12h后就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了。因其起效时间长,故急救时不太适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灸法施于阴经是增加热能,能起到升阳散寒的作用,而热膏药贴于阴经穴位也是增加热能,所起的作用却是泻下降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灸法为干性(属阳),热能量大,是热的直接介入,即大量热能循经直达寒处,起速效干预作用,所为得气(气为阳)即已。而调能膏为湿性(属阴),起效缓慢,所起的作用是培补或抑至,热性调能膏贴在阴经上培补的结果是使阴方更强盛,正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