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

ID:19904173

大小:6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7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_第1页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_第2页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_第3页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_第4页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及其保护利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发展起步较早、较成熟的国度,各具特色的农业工具是农业发展进步的经典符号。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传统农具正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工具文化也日渐湮灭。目前,人们对此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多集中在农具实物的收集方面,缺少对其文化内涵、文化价值、保护利用状况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调查研究。笔者拟从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和价值挖掘出发,重点分析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遗产的类型及其价

2、值特点,对目前此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最后对工具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方式的改进提出建议。  一、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类型  农业工具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总称。广义的农业工具既包括农业、林业生产中的整地、播种、中耕、收获、加工、灌溉、运输、修剪整枝工具,也包括副业生产中的养蚕、养蜂工具,养渔、捕鱼工具,畜牧生产工具等。本文所关注的农业工具以传统农业时期种植业使用的农业工具为主,同时也包括部分与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副业生产工具。中国传统农业工具是指历史上由

3、中国人民发明创制并承袭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产生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工具类农业文化是指与农业工具实物及其制作、使用、象征等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既包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制作使用过的农具文物和农具实物,也包括各类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工艺、使用方法,以及这些农具在农村、农业、农民的民俗活动中的精神价值。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在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时期,由劳动人民所创造,在现代农业中缓慢或停止改进和发展的工具类农业文化。涉及的农具主要包括依靠人力、畜力、水力、风力等非

4、燃气、燃油动力的农具,以及在由人、畜、风、水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时期,人们创造使用的半机械农业工具。这类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已经鉴定为保护文物和尚未鉴定为保护文物的农具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类农具的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及其精神文化价值等。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农业工具遍布全国各地。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造、发明并对农业工具进行改进和改良,在制作材料、造型、使用功能、动力和机构等方面由简单到复杂不断丰富发展。同

5、时,人们发明创造了大量造型丰富,适合各地地理、地质、气候条件的农具类型,与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农业产区生产要求以及当地物产条件想匹配。  其中既有以曲辕犁、龙骨车、耙、耖、耘荡为代表的适合水田稻作的工具,也有耧车、麦钐、麦绰、麦笼、耙耱等适合旱地麦作的工具,有以、稻床、连枷、等为主的收获农具,以砻磨、碓为代表的加工农具,也有与滨海地域风力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相适应的风车机械,与水X密集相适应的筒车灌溉工具,还有适合淡水养殖、捕捞、水上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鱼船、渔X等渔业生产工具,适合陆地运输的板

6、车等。此外,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创造发明出独特的农业生产保护辅助工具,如秧马、竹马甲等。  概而言之,中国传统农业工具经过长期的发展改进,基本形成了北方以旱地耕作为主的耕-耙-耢农业工具体系,南方以耕-耙-耖为主的水田农业工具体系。同时,在西部多山地区林业工具类型品种较多,在北方畜牧业发达地区分布有丰富的畜牧业工具,在沿江、沿海及水X密集的江南地区则发明使用了大量的淡水渔业工具、海水渔业工具。按照其功能和使用范围,实物形态的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大致可分为17类(表1)。【表1略】    二、工

7、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不屈不挠改造世界的精神,具有重要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进步虽然让传统农具在生产中走向衰落,逐渐退出舞台,许多传统农耕器具被废弃、毁坏、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此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却不会因为其逐渐远离农业生产而有所削弱,相反,它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宝库里散发出愈加迷人的光彩。它们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教育价值。  (一)

8、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农业工具的发明和进步,反映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生态状况、生产力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出人类认识水平和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耕作逐步摆脱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进入粗放耕作阶段,人们发明出了木榔头、石刀、杵臼、青铜犁、锸、耒、耜、铚、镰、铲、锛、钁、斨、桔槔、戽桶、吊桶等。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精耕细作,制造农具的材料从非金属转为金属,铁制农具以其特有的坚硬、锋利、易造型特点,逐渐取代了木、石材料的农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