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浓度检测方法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

ID:19969947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_第1页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_第2页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_第3页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_第4页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粉尘浓度检测方法A.1器材A.1.1个体粉尘采样器A.1.2 精度1.5级、分度值0.1升/分的转子流量计A.1.3 个体粉尘采样器专用工具A.1.4 感量为10-5g的电子分析天平A.1.5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滤膜A.1.6 滤膜静电消除器A.1.7 干燥器A.2 采样A.2.1采样前准备A.2.l.1 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主机和采样头一一编号,一台主机和与之相对应的采样头使用同一编号。A.2.1.2 将部、省(区)粉尘监测中心传递来的空白滤膜装在采样头的滤膜夹内(冲击式采样头还应装上涂有硅酯的捕集板,向心式采样头还应装入第一级滤膜)。将个体粉尘采样器型号和采样头编号填入粉尘数据卡

2、。A.2.1.3 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将个体粉尘采样器充足电。A.2.1.4 用连接管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主机与同一编号的采样头相连接。启动采样泵,用转子流量计检查采样流量,将流量调至规定值,并将流量填入与所用滤膜编号相对应的粉尘数据卡。若当地气象条件导致流量误差大于土5%时,应予修正。A.2.2采样A.2.2.1 测尘员在采样器收发室,将计时器清零,打开个体粉尘采样器电源开关,发给采样人员。并将采样起始时间、采样人员姓名、采样工种、接尘作业场所等填入粉尘数据卡。 A.2.2.2 采样人员接到个体粉尘采样器后要正确佩戴。用腰带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主机系于腰部,使连接管从肩部绕过,将采样头

3、固定于胸前(鼻以下30厘米内)。要确保连接管通畅,无折扁。A.2.2.3 采样人员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进行工班采祥。采样过程中不得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从身上取下弃置一旁、不准关机、不准拆卸个体粉尘采样器和污染采样头中的滤膜。尽量避免碰撞个体粉尘采样器各部件。A.2.2.4 采样人员作业结束离开井口后,应及时到采样器收发室交回个体粉尘采样器。A.2.2.5 测尘员收回个体粉尘采样器后,先用转子流量计检查采样后的采样流量,然后关机。将采样流量和采样终止时间填入粉尘数据卡。A.2.2.6 取下采样头,取出其中的滤膜。在与滤膜呈45度角的光束下,观察滤膜上的粉尘,若有发亮的粉尘颗粒,应作为无效样

4、品处理。A.2.2.7 将滤膜装入原样品袋内,用蒸馏水棉球擦拭采样头各部件,晾干后组装待用。A.3 样品包装与传递A.3.1 空白滤膜的包装与传递 将称量后的空白滤膜平展地装入己编号的样品袋内,再将样品袋和粉尘数据卡装入影集或特制的样品夹中,经适当包装后,人工或邮寄传递到粉尘监测站。A.3.2 载尘滤膜的包装与传递 采样后,测尘员用弯头镊子取出采样头中载尘滤膜,受尘面朝内对折两次,装入原样品袋内,再将样品袋和粉尘数据卡装入影集或特制的样品夹,经适当包装后,人工或邮寄传递到部、省(区)粉尘监测中心。A.4 滤膜称量A.4.1 空白滤膜的挑选和干燥处理A.4.1.1 滤膜要经过国家有

5、关部门指定的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有产品合格证。A.4.1.2 滤膜平整,无皱折,表面洁净,无碎屑附着,边缘圆整,无残缺。A.4.1.3 每张滤膜均要经过光照检查,厚薄均匀,无破裂和针孔。A.4.1.4 称量前将滤膜放入干燥器内,干燥至恒重。A.4.2 空白滤膜的称量A.4.2.1 清扫天平称量盘,打开天平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后校准。A.4.2.2 经干燥处理的滤膜用静电消除器清除静电后,放入天平内称量。A.4.2.3 称量后的滤膜装入样品袋内,并将其质量和编号填人粉尘数据卡。A.4.3 载尘滤膜(样品)称量A.4.3.1 检查核对样品,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视为无效样品。1.

6、样品袋上的滤膜编号与粉尘数据卡填写的滤膜编号不一致。2.粉尘数据卡项目填写不全或错误。3.无粉尘数据卡。4.采样前或采样后的采样流量误差大于规定值的土5%。5.样品损坏。A.4.3.2 经检查合格的载尘滤膜放入干燥器内,干燥至恒重。A.4.3.3 称量干燥后的载尘滤膜,将称量结果填人相应的粉尘数据卡。A.4.3.4 称量后的样品放回原样品袋内保留,以备复查或作为游离Si02含量的测定样品。A.4.4 从一批已称量的空白滤膜或载尘滤膜中,随机抽取10张,由不同人在不同日重新称量一次,两次称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均不应大于0.05mg。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称量这批滤膜。A.5 呼吸性粉尘

7、浓度计算  n: 煤矿采样样品总个数In:自然对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