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

ID:20236103

大小:8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_第1页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_第2页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_第3页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_第4页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为规范我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引导学生向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响应我校从2007级研究生开始试行研究生资助机制改革,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制订本办法。一、参评资格我院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不含留学生、港澳台生、委托培养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在我院学习满一年时间,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有良好的学风,尊师重道,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2.从第二学年开始,申请者前一学年度各门课程成绩合格,较好地履行“三助”工作职责,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并通过考核。有《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

2、法》中所列举的12条情况之一者,取消其参评资格。二、评定程序1、学院组成研究生奖助金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学院主管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各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或副主任、研究生代表等组成。2、符合条件的参评者须在学院公布的申请截止日期前(一般是每年7-8月)向学院奖助金评定小组提交书面申请报告。3.学院评定小组初步评选后,将结果公示3天。无异议后,确定并公示上报名单。4.学院向学校研究生院管理处上报评定名单,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报学校奖励基金委员会审定并发文公布。三、名额分配根据研究生院分配给我院的名额,按照以下原则分配到各个专业:61.尽量平衡各专

3、业获奖助人数比例。2.尽量平衡各专业新增奖助名额分配。3.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专业学位和类专业学位按本专业可参评人数的10%分配奖助名额。4.学院集中个别名额(不分配到专业)用于各专业之间的最终协调。四、评定条件细则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小组对研究生提交的书面申请从三个方面进行审核:学生的思想品行、学术科研成果和学习成绩,各部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0.3、0.5,三项总分为该生该学年度的综合成绩。下面分别就三个方面予以详细说明。(一)思想品行(权重系数0.2)1.社会工作类l  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计5分;l  担任校研究生会副主席、院团委副书记、院研究生会主席、校《研究生学刊》主编

4、、校级各类协会会长,计3分;l  担任校研究生会部长、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年级党支部书记、校级各类协会副会长等,计2分;l  担任校研究生会副部长、院研究生分会主席、院研究生会秘书长、院研究生会部长、院团委部长、年级党支部副书记、班长、团支部书记、校《研究生学刊》副主编等、校级各类协会部长,计1分;l  担任院研究生分会副主席、院研究生会或院团委副部长、年级党支部委员、团支部委员、各班班委成员、学刊编委等,计0.5分。l  说明:(1)社会工作主要指在校担任面向学生的无报酬的工作,社会兼职不算在内。(2)兼多项职务者取其中一项最高分。2.竞赛获奖类获奖项目指本学年内在课外活动中所受到的奖

5、励,包括学术活动奖、文娱活动奖和社会活动奖等。荣获国家级奖项计20分,省部级计10分,市级和校级计5分,院级计2分。各级奖项一等奖获得者计全分,二等奖项乘以0.8,三等奖项乘以0.5。6集体项目获奖者,主力队员(成员)按后一名次加分,非主力队员按后二名次加分。同一项目多次获奖取最高分,其余仅作参考。如所获奖项因担任学生干部职务或发表论文等所得(例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论文奖”等),与该类加分项目视为同类性质,只取最高分,不重复计分。3.集体活动及政治学习考勤要求登记考勤的重要集体活动,根据考勤记录评分,缺席一次扣除1分(出差请假经批准者除外)。4.其他优秀事迹和高尚品行可酌情考虑。

6、(二)学术科研(权重系数0.3)l  在国际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SSCI、EI论文(不含EI会议论文)一篇,或是《地理学报[包括英文版]》上发表论文一篇,计20分;l  在附录中所列本学院认定的中文一级学术刊物(不含《地理学报【包括英文版】》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计15分;l  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计15分;l  在其他地理学科重要期刊(按学院公布为准)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计10分;l   在国内一般刊物(有ISSN刊号的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计5分;l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论丛、增刊和专刊不予计算;l  发表的译文按同等学术刊物的25%计;l  在国际

7、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的文章计5分,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的文章计2分,l   如果在国内外公开出版著作、实验教材、教科书等,国内每万字0.3分(单独作者);集体作者,参照论文集体完成的情况,分别给予计分。l  说明:(1)以上论文或著作中若研究生本人是第一作者,按100%计分;研究生本人导师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研究生是第二作者,按80%计分;非该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该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按50%计分;导师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该研究生署名为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