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

ID:20324704

大小:7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2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_第1页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_第2页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_第3页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_第4页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

2、第1内容显示中 公共领域是指介于个人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自主性社会生活领域。这一领域“对其功能的自我理解具体表现为‘公众舆论’的范畴”1。由于公众舆论的形成与表达,与民办报刊的勃兴密迩相关,而民报的崛起又是大众传媒民间化的结果,因此,本文拟从考察1901-11年间上海报刊业的民间化现象入手,就公众舆论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作一简单论析。报刊传媒的勃兴及其民间化近代上海因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信息流通便捷,加之政治生态环境特殊,报刊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俄而成为全国新闻纸的中心地了”2。继《时务报》等维新报刊之后

3、,二十世纪初,上海迎来了“新学书报最风行时代”3。据不完全统计,1901-11年间,上海先后出版的各种日报,总数不下30种。期刊方面更是精彩纷呈。仅据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编》的统计,这一时期在沪出版的中文刊物就有69种。日报与期刊合计,总数当在100种以上4。这还不包括数十种小报以及其它仅知其名但已散佚无从查考的报刊。除了数量、种类繁多之外,这一时期上海报刊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民间人士为运作主体的华资民办报刊比重大,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据查,在清末百余种中文报刊中,仅《江南商务报》、《舆论日报》等由官方机构和地方官吏所办,属官报;

4、1910年前后的《舆论时事报》、《中外日报》、《申报》,“或纯系官款,或半系官款”5,具有准官报性质;《大同报》、《汇报》、《尚贤堂晨鸡录》等几种是外报,其余均为民报。因此,粗略估算,民报在全部中文报刊中的比例当不低于90%。从民报的年增长量来看,以期刊为例,1901-11年间,除了1905年仅新创一份外,其余年份少则六份,多则八份。这一速度不可谓不快。由于戊戌前后创办的《苏报》等报刊一直在持续发行,加之众多在日本出版的留日学生刊物,或秘密流入上海,或公开在沪设立派报处,因此,即便作保守估计,这一时期行销沪地的各类民办报刊年均也不会少于20-30种。

5、民办报刊的勃兴,是报刊传媒民间化的结果。所谓民间化,是相对于甲午以前官方半官方的邸抄、京报以及外报在报刊业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局面而言。相对于官报和半官报,民间化即是非官方化;相对于外报,民间化则意味着本土化。具体而言,报刊的民间化可从以下多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办报宗旨立足于民。旧式邸抄、京报,记载传录的“仅在习闻习见之事,至于机要大事,则付缺如”,其“唯一目的,为遏止人民干预国政”6。而外报出自西人之手,前期“凭教会之力,其宗旨多倚于教,于政治学问界,非有大关系焉”7;后期虽因时势迁移转而瞩目于外交,但其言论也多与外国在华势力沆瀣一气。与官报和外报形成

6、鲜明对比的是,民报或积极传输西学新知,或注重开化风俗,或瞩目商情实业,或致力于宣传政治变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总以立意作为民众的“向导”与“喉舌”为指归。其次,办报资本主要来自民间。大体而言,民报的资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私人筹资,如《时报》、《天铎报》。二是同人集资,如《二十世纪大舞台》;三是招股集资,“照有限公司办理”8,如《警钟日报》。四是接受社会捐款,如《竞业旬报》、《民呼日报》。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一份报刊的筹办与维持,往往采取多种筹资方式。以《中国女报》为例,它除了公开招股集资外,还接受社会捐助,并以推举捐助者为名誉赞成员的方式表示谢

7、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民报的资本呈多元化态势,但其编辑经营权一般多由报馆经理、主笔掌握,从而保证报刊不至于因资本关系而改变其民办性质。再次,馆政与用人权相对独立。报馆行政大致分为编辑、营业、印刷三部分。每一部门皆由专人负责,而总其事者为“总经理”。总经理为报馆领袖,一般由办报人自任、委聘,或由同人公举,“代表报社经理一切事务”9。总经理之下各职,由办报人或总经理聘任。因此,较之于官报听命于官府和外报由外人把持而言,民报的馆政与用人权相对独立。即便某些报刊为“免婴国内政治上之暴力”10,曾以外人的名义向外国驻沪领事署登记,但究其实,这些报刊的经营业务完

8、全掌握在国人手中,外人几无权干涉。第四,报刊的信息趋于多元化、民间化。旧式官报,所刊消息大多来自官府或与官方有关,“从新闻来说,它是最不中用的新闻纸,里头只是政府认为对自己有益,应发给士绅和官吏阶级看的一些奏议和皇帝的杰作罢了”11。而戊戌前外报所载“大率里巷琐闻,无关宏旨”,其内容“大半模糊而琐细”12。与官报和外报相比,民报的消息趋于多元化,其主要途径有:其一、采译外报的消息。上海外报发达,种类繁多,因有本国势力为依托,且通讯手段先进,故消息灵通,成为华资民办报刊的重要信息源。当时“华报所得紧要消息,十八九均自外报转译而来”13。其二、派设访事员

9、,独立采编新闻。二十世纪初,新闻业卓然成为新事业,往昔乏人问津的报馆主笔、访员之职,一时竟成为文人学子的时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