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doc

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doc

ID:2033256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说明书一、现状概况相向大道是联系共青城城区与德安县城的一条交通景观型城市主干道,设计范围南起共青城的共青大道,北至德安县城的宝塔大道。道路全长5760米,路宽60米,道路两侧各控制20米宽绿化景观带,断面形式为二块板:人行道(5米)+机动车道(19米)+中央绿化带(12米)+机动车道(19米)+人行道(5米)。本次绿化设计的内容为12米宽中央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和两侧20米宽的绿化景观带。二、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2)相向大道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图;(3)现状1:

2、1000电子地形图;(4)现场勘察情况。三、总体设计构思相向大道绿化景观设计结合交通型主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模式,在道路红线两侧尽可能营造较为丰富的绿化层次,形成丛林、密林、疏林、草坪等变化有序的绿化景观,创造具有自然形

3、态的绿带,使整个绿化空间有序列,有节奏的变化,既有整体性,又富有艺术感染力。四、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地适树。(2)主次分明,突出道路交叉口绿化等节点景观;(3)中央绿化带以规则式种植为主,两侧绿化景观带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注重整体景观效果;(4)坚持美观、经济及利于管理的原则,景观效果、社会效益和各项成本同步考虑。五、绿化布置形式布置形式力求简洁明快、经济实用。植物选择较丰富,植物配置变化而统一,以组团的形式间隔布置,同时,显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变换的景观,呈现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绿荫浓浓,秋季秋色尽染、丹桂飘

4、香,冬季踏雪寻梅。春景:樱花、海桐球、毛鹃、南天竹、红叶李、金合欢等;夏景:丰花月季、紫薇、栀子花、金叶女贞等;秋景:紫荆、紫薇、月季、四季桂、嫁接银杏、红枫、榉树等;4相向大道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冬景(观叶植物):金边黄杨、梅花、茶梅、红叶李等。具体如下:(一)相向大道方案一中央绿化带:立意为“红旗招展”,采用“红旗”式地被灌木组团构图点缀球类、花灌木的绿化模式,“红旗”波浪式的线型地被灌木恰如迎宾彩带,并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感,烘托欢快热烈气氛。球类、花灌木、草坪的合理配置,生态上更贴近自然,在景观上体现较为丰富的层次。人行道:为改

5、变行道树树种单一的现象,在两侧人行道每隔约40米设置一组长20米、宽1.8米的人行道绿带,人行道绿带通过地被和花灌木的变化与乔木的适当点缀结合,以塑造富有特色的人行道景观。两侧绿化景观带:规划以二个单元观花观果植物群落交替变化组成,变化节奏控制在50—100米,中间单元100米段的背景树种为常绿的乐昌含笑,中间为适宜生长的本地竹,下层为红叶李和紫荆,两侧单元50米段的背景树种为落叶的水杉,中间穿插观叶植物银杏和垂丝海棠,下层以南天竹和金边黄杨的规则模纹上点缀四季桂,整个景观带植物层次错落有致,有花有果。植物配置:上层银杏(直立)、

6、乐昌含笑、水杉、本地竹、香樟、嫁接银杏,中层花灌木及球类四季桂、紫荆、红叶李、垂丝海棠、红枫、海桐球、红花继木球,下层地被南天竹、金边黄杨、丰花月季、雀舌黄杨、杜鹃、金丝桃、红叶石楠、八脚金盘、四季青草。(二)相向大道方案二中央绿化带:立意为“相向发展”,采用“线、面”组合加地被灌木的绿化模式,各序列组合两端的花灌木为“两个面”,宛如共青和德安,通过中间代表相向大道的“线”(高大乔木)相联系,“线”和“面”通过下层组团式的地被灌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点明“相向发展”的主题。人行道:具体同方案一,只是在植物配植上不同。两侧绿化景观带

7、:规划以三个单元观花观果植物群落交替变化组成,变化节奏控制在40米,中间单元的背景树种为常绿的雪松,中间穿插观叶植物银杏和海桐球,下层为行列式的茶梅,两侧各两个单元的背景树种为落叶的水杉和常绿的香樟,其中一单元40米段的中间为广玉兰点缀樱花和四季桂,二单元40米段的中间为合欢加棕榈并点缀红叶李,二者中间点缀行列式茶花,另外整条景观带前端为流线型的红花酢浆草,形成自然形态的复合层次林带,立面上形成尖塔型、伞型、圆形等高低错落、丰富的林冠线效果。植物配置:上层香樟、雪松、水杉、银杏(直立)、广玉兰、合欢、杜英、嫁接银杏、白玉兰、乐昌含

8、笑、榉树,中层花灌木及球类茶梅、四季桂、、棕榈、海桐球、樱花、茶花、红叶李、红叶石楠球,下层地被红花继木、矮本紫薇、金叶女贞、小叶黄杨、丰花月季、雀舌黄杨、杜鹃、红花酢浆草、四季青草。六、种植设计植被景观是景观设计的核心,而植被景观对道路两侧生态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