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民俗和传统

滨州民俗和传统

ID:20491238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滨州民俗和传统_第1页
滨州民俗和传统_第2页
滨州民俗和传统_第3页
滨州民俗和传统_第4页
滨州民俗和传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滨州民俗和传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滨州民俗及传统(转)第一节庙会、书会部分/@$Q5T  X7^3[)U!}1b(x3_雕窝峪山会 雕窝峪山会又叫“九月九”山会、重阳节山会。雕窝峪位于邹平青阳镇长白山西段,是隋末王薄起义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重阳登山设坛,后来发展为集祭祀、商贸、风俗为一体的山会。至今许多遗址还保存完好,2003年,当地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开发了雕窝峪风景区。6D#Z2~+f:h3~滨州第一网络社区门户,滨州论坛,滨州人,滨州门户,滨州吧,滨论,滨州社区,滨州交友,滨州房产灵霄阁庙会 阳信灵霄阁庙会源于刘家阁遗址,又

2、名刘家阁庙会。灵霄阁初建于明朝,康熙四年重建,民国七年重建。刘家阁庙会盛于每年的二月十九和四月十八两个节日,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络绎不绝,无论是说书唱戏的,或是打把戏卖艺的等等,都千里迢迢来为盛会助兴,各种商贾不胜枚举,热闹非凡#~)R3}1_#@0A:l滨州第一网络社区门户,滨州论坛,滨州人,滨州门户,滨州吧,滨论,滨州社区,滨州交友,滨州房产洪福园庙会  洪福园,位于博兴县兴福镇,古称姑棼行宫,又称洪福寺,起于殷商,兴于春秋,传承于汉明。当地的正月初九、三月三、九月九三次庙会,由历史上洪福园同时间的三次

3、大集市演化而来。祈福、求财、保平安是庙会的主题,如今也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的一部分。%X([8l9m&[2},u%X7d火把李庙会  火把李庙会是以皂户李乡这一地面主体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农历二月二这一天为活动时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多以惠民西部、西北部群众为主,它的主要习俗是以祈子心理为主栓娃娃,经过多年的群众聚集,它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张泥塑的主要兜售地。滨州人的网络家园,滨州第一网络社区门户,滨州论坛,滨州社区,滨州交友,滨州人,滨州房产,滨州人论坛,滨州人社区7o5v1o.J*[

4、6c.b7S.L7E+h胡集书会  书会分前节、正节、偏节,正月十二以前为前节,据此较远的艺人都要提前几天赶到胡集村周围的村中演出;正节是正月十二晚至正月十六,这是书会的高峰期;十七日至二十一日晚为偏节。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节,地名及特色民俗、工艺滨州人的网络家园,滨州第一网络社区门户,滨州论坛,滨州社区,滨州交友,滨州人,滨州房产,滨州人论坛,滨州人社区.m"q2b/w+^"N;

5、一溜十八营 惠民辛店乡的一溜十八营,相传是当年杨家将安营扎寨的古战场,属于地名文化,再一次印证了棣州在当时的

6、重要地理、文化价值。滨州人的网络家园,滨州第一网络社区门户,滨州论坛,滨州社区,滨州交友,滨州人,滨州房产,滨州人论坛,滨州人社区.g#g"w3u,y;k!^*C中华独有“傌”字村  中华独有“傌”字村属于地名文化,对于研究人口的迁移、流动,姓氏的起源、改变具有重要价值;从它的渊源内容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一具体村名的变更中得到了体现。(小白注:应该是惠民辛店乡傌家村,音ma,像是四声)+H(A:k6d3f7X!d滨州第一网络社区门户,滨州论坛,滨州人,滨州门户,滨州吧,滨论,滨州社区,滨州交友,滨州房

7、产无棣狮包  狮包杂耍又称之为“戏狮头”,系水湾镇宗王西村所独有的体育竞技项目,自清朝末年从河北沧州传入,迄今为止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表演时有三人进行配合表演:分别是狮头人、狮身人和戏狮人,三人的配合必须协调默契,整齐划一,在锣鼓的映衬下,显的颇为壮观。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据文献记载,荡秋千起源于先秦。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传入山东省博兴县得到普及。湖滨镇麻大湖的湖畔秋千,成了年轻人约会的首选,为这一古老习俗注入了新的内容。三彩棉絮小鸡  “三彩棉絮小鸡”重点分布于滨州市区内。

8、吸收了民间大红大绿的色彩,成品个个色彩绚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面塑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的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温式面塑”已成为阳信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锡壶制作    阳信锡壶制作在阳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顺盛祥”字号目前正在申请注册商标。无棣草编  草编项目主要分布于水湾镇于何庵村,草编的工艺方法极为丰富,稀有的为:编辫、平辫、绞辫、编花等近几十种。苇帘  苇帘业产生于70年代,是水湾镇的主导产业,全镇约9

9、6%的村从事苇帘加工业。苇帘加工操作简单,见效快、附加值高,在水湾镇拥有深厚的基础。无棣长拳  流传于无棣县马山子镇帝赐街村的长拳是以套路为主的拳种,据传长拳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传入无棣境内。刺绣  手工刺绣流传于无棣境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俗称“剟花”,是将五颜六色线用绣花针多出来的一种剟花绣,也叫插花绣。虎头鞋  虎头鞋是阳信县河流镇一带农村妇女为儿童缝制鞋靴时,用虎头样式缝制鞋头的一种手工艺术,寄予了父母对孩子虎头虎脑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