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典籍外译-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

谈中国典籍外译-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

ID:20492325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谈中国典籍外译-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_第1页
谈中国典籍外译-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_第2页
谈中国典籍外译-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_第3页
谈中国典籍外译-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中国典籍外译-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中国典籍外译:“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0引言  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精神文化绵长悠久的优秀沉淀,经典之谓经典,在于它们凝聚着人类精神和民族智慧,存在着历久而弥新的永恒价值。自传教士以来,文学经典的译介就开启了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传经送道之旅,中国文学典籍的译介不仅是经典作品文字间的转换,而且还受跨语言、跨文化和跨民族的传播途径、意识形态与心理接受等一系列翻译活动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因此,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应用能否在历史时代和文化语境的制约中、在译入语文化和经典意义建

2、构中游刃穿梭显得尤为重要。广东弹词木鱼书《花笺记》自明末清初问世以来,就因情景紧凑、引人入胜的情调以及委婉缠绵、伤春怨梦的语调,颇受老少妇孺的喜爱,被冠以第八才子书的美称。  1824年英国人汤姆斯以诗歌英译的《ChineseCourtship》,迈出了《花笺记》文学译介西行欧洲的第一步,而后语言天才包令以小说英译的《TheFloiddot;霍克思《石头记》(TheStoryoftheStone)(即《红楼梦》)全译本的出现,见证了西方译者对中国典籍选译、摘译、编译和全译的整个过程。纵观中西典籍英

3、译发展历程,有几个重要方面:第一,西方学者典籍英译的历史已有400多年,但中国学者自觉的译介活动不过百年之余,国家目前迫切需要通过文学翻译项目工程,如中国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迫使典籍走出国门,让文化成为软实力,增强中国话语权;第二,中西方的译介规模呈现出从最初零星的选译到现在有组织、有规模的典籍全译的趋势,在深度和广度上也不断发展,说明翻译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第三,尽管中西译介活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探索,但中国文

4、学与英美文学巨大的翻译逆差令人堪忧,中国内地作家的译介作品出版数量低,销量也低,即使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图书销量在欧美市场也不足三千册。基于如上分析,我国学者还应对经典的译介与流变做大量研究,从文化、认知、诠释、方法论等角度对中国典籍英译及其在西方世界的接受程度,以及典籍英译的标准、原则及策略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于1976年在《Approachto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他对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这两类现象做出描述,但对判定标准却并未提及。学者们普

5、遍认为是译语复制源语时,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在信息转换时不对等后出现的超额与欠额。具体来说,译语的信息量超过源语信息量时,就会出现超额翻译,当译语的信息量低于源语的信息量时,则出现欠额翻译。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以信息量的增减判定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的标准具有可行性。事实上,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英汉语之间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总会出现译文承载信息多于或少于原文信息量的情况。典籍的译介作为一种文化推介、弘扬文明的活动,其本质上也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信息交流行为。  从超额翻译

6、与欠额翻译角度研究经典译介,再审视译介作品在对外传播中的接受程度,不仅成为典籍译介研究的新视角,而且有助于人们对典籍外译中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理解,也是对超额和欠额翻译在中国文学经典译介作品如《花笺记》英译研究中的验证。中国文学典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而源远流长的重要媒介,为使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往往都喜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在译者理解诠释后,将其翻译成外国文字时,如何通达晓畅,固守气格,用简凑凝练的文字译出源语的文化内容,以平等的对话处理译语与受语传递的文化,

7、避免信息的增减、意义的走失,可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笔者认为,由于中英两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文化传递过程中出现信息的偏差无可避免,但如果深入剖析典籍译介与流变过程中超额与欠额现象的起因,并采取对应的翻译策略,也许可以相对降低译语与原语间的相关信息损失度。  人类生活于同一个物质世界,在思维情感、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方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承载文化的语言文字亦是如此。思维方式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了中华民族质朴凝重、谦逊和谐的性格特质,思维传统注重悟性、直觉和意象,而西方文化的外向开放铸就了外

8、邦部族开朗好动、个性张扬的性格特质,思维传统注重理性、思辨和逻辑。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典籍英译时,可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策略,使翻译符合目标语的行为习惯。例如,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翻译,就可以看出中西译者的风格迥异。Version1(Byoonyshadoongflooon,askittojoinme.Thenfacemyshadoyshados)的译本《ChineseCourtsh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