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ID:2052713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_第1页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_第2页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_第3页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_第4页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摘要:新时期,应该全力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的梦想。  关键字:精准扶贫;农村经济;经济发展  1前言  精准扶贫工作作为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要求对不同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给予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的重点是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技能经验、扩大群众的知识面、改善基础设施等条件入手,将贫困户与贫困村的内在发展潜力激发出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大部分贫困户早日

2、脱贫的目标。  2农村精准扶贫发展概述  2.1农村特困群体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广大农村人口中,还有一群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体被称为农村特困群体。接下来将分别从两个方面介绍这部分群体的状况:群体特征和社会环境。  就特困群体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且负担过重。由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以及工业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不少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但是对于缺乏强壮劳动力的农村家庭来说,收入只能依靠土地资源。  就社会环境而言,有些地方处在

3、深山中,与外界联系甚少,就算能够联系上也需要翻过重重大山。交通的不便利性直接决定了村落外面的人进不去,而里面的人出不来的状况。由于对外面世界的信息接收甚少,导致一个村落或地区都处于贫困状态。  2.2精准扶贫的内容及意义  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国家针对农村特困群体出台了精准扶贫政策。目前来说,对农村的精准扶贫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以及精准考核四个方面。其中,精准识别是首要工作,利用更加民主公平的方式准确识别确实需要帮助和扶持的群体。对于特困群体的帮扶工作尽量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将特困群体的信息档

4、案化,便于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效果评估。  3农村精准扶贫的难点分析  3.1政策难落实  在现阶段,大量的扶贫政策和相关扶助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其执行过程中往往并不能按照预期的效果开展下去。主要原因还在于地方主管部门对政策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到位,由于部分人员本身的素质就不太高,所以很难真正体会政策的现实意义。其次,由于人都有“私心”,部分“私心”过重人员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并没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M管政策制定得很好,但是真正的福利并没有惠及贫困民众。  3.2相关人才不足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与城市

5、发展差距较大,所以社会上的众多人才很难会到那些贫困地区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所以,对于现阶段的贫困地区来说,缺乏合适的劳动力和专业的人才,因此脱贫进程相对较为缓慢。  3.3投入缺口  我国农村地区的扶贫资金主要还是来自于国家、各省市机关单位等,投资力度相对还有欠缺。除此之外,对于这些群众来说,仅仅资金上的帮扶并不能彻底的改变其生活状况,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说大病、天灾等,会在短时间内摧毁一些可能脱贫的家庭,使其重新返回贫困边缘。  3.4基础设施薄弱  特困地区由于

6、资金的缺乏,各种配套设施相对较为薄弱。随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有些地区可能至今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公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特困地区内外人员之间的交流。另外,由于教育设施和环境的不完善,导致适龄儿童难以接受到合适的教育。  4如何做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4.1总体规划的完善  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才能有效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特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好特困地区的帮扶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医院等)、特色文化产业(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相关的旅游开发工作等)、社会事

7、业、以及执行部门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只有将这些大方向的东西把握好之后,才能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全面展开帮扶工作,真正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重新构建农民的收入布局。  4.2政府和社会扶持体系建设  除了依靠政府部门对特困地区的帮扶之外,可以调动社会企业对这些地区的帮扶。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建设合适的生产单位,从源头上真正的让这部分民众富足起来。另外,国家和企业可以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一些有至于在这些地区发展的人才,为这些地区带去先进的教育和技术,改善儿童的教育状况和当地的生产方式。  4.3农村土地制度完善  

8、农村土地改革制度主要包括:一、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租赁或抵押给部分工厂等;二、开展对农民通过集体用地、宅基地获得资产性收益的土地制度改革;三、完善和探索包括宅基地基本制度、可行的农民限制房屋回收利用和多占宅基地整改制度。  4.4加强政策落实和示范带动  可以在全村选择有劳动能力、经济意识、有决心且吃苦耐劳的群众作为典范,重点帮助扶持其开展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