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

ID:2053147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_第1页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_第2页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_第3页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作为身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特殊群体,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认知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黑人女性作家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塑造了一系列光辉动人的形象,反抗种族及男权社会强加给她们的不公共形象,在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证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为黑人文学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身份    身份问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这种身份并非由血统决定,而是社会与文化作用的结果。被迫从非洲迁徙到美国、被割裂了与自身文化环境的联系后又被嫁接到西方文化的土壤中

2、来,在社会生活中又一再被拒绝、被排斥——这一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处境决定了身份问题对于非洲裔美国黑人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他们迫切地需要界定自己,知道自己与什么认同,明了自己与作为环境存在的“他者”之间的关系,以找到能够在这个充满敌意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黑人女性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证既是整个黑人文化身份认证的一部分,又表现出独特的、更为艰辛曲折的历程。黑人女性作家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塑造了一系列光辉动人的形象,在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证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为黑人文学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这一特殊

3、人群体中更为特殊的群体,不管是以男性为主要力量的黑人民权运动,还是以白人女性为主体的女权运动,都不能完全代表美国黑人女性的心声,无法准确表达出她们的感受与认知。她们是带着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镣铐,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作为一个受歧视的种族——黑人,同时又是受男性歧视的群体——妇女,她们遭受到的是双重的压迫,她们的话语权在被白人剥夺以后又被黑人男性剥夺了一次,因而她们也是美国社会中最沉默、最无助的群体。  一、艰辛历程  在文学这个长期以来都是由男性掌握着绝对权威(在黑人中更是如此)的领域,女性一直处于被忽略、被压抑、甚至被贬低的地位。

4、文学作品里传统的黑人妇女形象要么是南方主流文学中缺乏性别特征的黑人保姆——见诸于福克纳(o米切尔(MagrretMitchell,1900-1948)等南方作家的小说,要么是黑人文学中红颜薄命的黑白混血女子——见诸于查尔斯·切斯纳特(Charlesartha,1953)一书的评价可以概括20世纪前半期黑人女性在寻找自我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黑人妇女是“既复杂神奇又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而不是保姆、仆人、混血儿或被蹂躏的牺牲品。”  二、深刻原因  对于黑人女性在美国社会中受到双重压迫、双重歧视的原因,黑人女性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进行了深刻的揭

5、示,即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带来的双重束缚和双重压迫。种族歧视除了给她们带来直接的伤害,还带来间接的伤害:由于种族歧视下的黑人男性无法胜任性别角色赋予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家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到极大损害。但作为弱势种族的一员,他们又无法向施加这些伤害的主流社会讨还公道,因此只能转向比他们更为弱小的群体――黑人妇女,把他们从现实、从白人那里所受到的侮辱统统在黑人妇女身上找补回来。黑人女作家的创作对这一社会现象作了深刻的反映,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进行了愤怒的声讨。《格兰奇·科普兰的第

6、三次生命》中科普兰家的两代男性都是这样的典型:老科普兰不能保护妻子不受白人的性骚扰,不能为儿子提供足够的父爱和满足儿子的物质需求,只能借酒浇愁,打骂妻子,虐待儿子,或者找妓女发泄情欲。儿子布朗菲尔德与父亲相比更为无知和堕落。种族主义的窒息让他感到丧失了男性的尊严却又无力反抗,转而疯狂地虐待妻子,从中获得片刻的轻松和愉快。另一方面,男权中心的思想还向黑人女性灌输这样的观念:黑人女性应该为黑人男性受到阉割丧失雄风负责。这让黑人女性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长期以来默默忍受着黑人男性的转嫁过错、发泄愤怒,把这当成自己的责任。《她们眼望上苍》里贾妮

7、的外祖母南妮被白人主人奸污,一世在种植园为奴,年迈时叹息自己的一生“是只破了的盘子”;《紫色》中遇到莎丽以前的茜莉,结婚前受继父的欺凌和侮辱,结婚后又被丈夫奴役,受尽折磨,却从没想到过反抗;玛格丽特与梅姆(《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是丈夫发泄内心郁积的不满和愤怒的出气筒,是他们唯一能够显示自己男子气概、找回男性尊严的对象……赫斯顿曾这样概括过黑人妇女所受到的压迫:白人把包袱扔在地上,要黑人男人捡起来;黑人男人就叫他的女人捡起来顶在头上。“黑女人是世上的骡马”。  三、抗争之路与理想自我形象的塑造  因此对于黑人女性来说,要实现理想

8、的自我形象,就不仅需要反抗种族主义,还要反抗男权中心。事实上,黑人女性文学以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作为反抗的对象,正是由于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正如玛亚·安琪萝(MayaAngelou,1928-)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