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复习指导刍议

考前复习指导刍议

ID:20562076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考前复习指导刍议_第1页
考前复习指导刍议_第2页
考前复习指导刍议_第3页
考前复习指导刍议_第4页
考前复习指导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前复习指导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前复习指导刍议很多时候,老师都感到很困惑:“我平常是那么的努力,怎么学生的成绩却不见提高呢?”深入反思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学生的考前指导问题。或者可以说,学生的成绩之所以不能有效反映我们的教学,和我们如何进行的考前指导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此,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请大家指正。  一、考前情况简述  首先说明考前复习阶段的特点。  1.该讲的已讲完,该学的已学完。  在考前(尤其是高考)这几天,由于该讲的已讲完,该练的也已练得差不多,对学生而言,此时为巩固深化阶段,学生更多的进入自习时期,而老师基本上成为一个随时待

2、命的课下辅导员。  2.学生心态普遍浮躁。  没有了讲课的气氛,没有了老师的教学引导,但面对的又是让人忐忑的考试,所以这时的学生,极易出现心态问题,表现为普遍的情感浮躁。部分学生紧张过度,部分学生过分看轻,部分学生沉迷于自我钻研,还有部分学生则心绪不宁。  3.学生的复习盲区开始出现,复习盲区往往是指认识上的。  第一个盲区:目空一切,已不想看。第二个盲区:无所适从,不知咋干。第三个盲区:目光短浅,不够全面。第四个盲区:主次不分,不挑不捡。  4.老师也出现了复习指导的盲点:  有的是钻研方向未变,认为老样子即可;还有的是指导上不够深入,认为老方法

3、就行。  二、针对以上问题,谈考前复习与考前指导的意义  先说学生考前复习的意义。我认为考前复习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学习有以下几点作用:  1.有利于做题思路的连贯性;  2.有利于对某些问题认识的再深化;  3.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整理;  4.有利于自信心的增强、心态的稳定。  再说一下教师考前指导的意义。学生毕竟不是个体作战,他们身边有了我们教师的站立,才会更快地展示他们的自信与骄傲。考前指导的意义如下:  1.提高学生对考试的信心,稳定其心态;  2.提高学生对解答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其应试能力;  3.也是自身教学认知及素养的有效培养与提

4、高的途径。  三、具体指导实施  1.考前心态指导  这个环节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自信心的培养”。那么,我们应做哪些指导呢?  (1)指导学生能力的自我认知。  一般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要勇于面对现状,勇于面对了,意味着走出现状的希望有了;二是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智力与接受力,让他明白若是能学会的话,需要的仅仅是学而已;三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一定要给出我们的具体建议,让学生觉出它的现实可操作性,进而激发其努力拼搏之心。  (2)指导学生心态的自我调整。  这里要注意两个淡化:一要淡化成绩影响。恒定不变的成绩是不存在的,它总要出现起起伏伏,

5、甚至大起大落,但仅就成绩而言,往往只能证明短时间内的能力发挥,而不能全面说明其自身真正的进步或退步,而我们很多老师却把它当做表扬或批评学生的第一依据,这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局限与不合理性。二要淡化各方压力影响,如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压力有其好处,不过这是针对有足够心智认知的人而言的,对于学生,背负压力,常常成为其步履蹒跚的原因所在。  (3)指导学生的自我价值定位。  这里主要指导学生能够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实,为自己的价值实现进行相对准确的定位。若是现状如此,要告诫学生如何正视;若是努力前行,则建议学生如何判断自身进步的空间。至于定位思考的涉及方面

6、,对于考前(尤其是高考前)的学生,我认为大致应该是这三个方面:成绩定位(现状的和进步空间的)、升学定位(现状的和有希望的)、工作定位(成绩和兴趣爱好的)。  2.考前做题指导  做题指导因其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这里不再详谈,若从题型上讨论,一般涉及选择题指导、主观题指导和作文指导几个方面。我现在只谈些细节问题。  例如现代文的一个题型,叫“作用分析题”,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呢?我认为可抓好三个环节:  一要尽量用高考经典题型分析,或者用学生手头就在用的资料。高考题的经典性毋庸置疑,我们当然可以拿它指导学生,但很明显的事实是,它的覆盖面达不到要求,这时一

7、定要利用师生共用的复习资料或练习资料,最好不要搬用老教案老例子,虽说老了价值在,但其新颖度不足,也远不如学生手头的文章显得鲜活和有说服力。现在有很多老师放着资料不用,老喜欢在X上搜觅别人的经验谈,看似省事,实则效果不彰。  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研究这一题型。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能力,他们的发现往往能对我们的认识进行最有意义的补充。反过来,我们又能将他们补充而来的东西进行有效的吸收转化,迅速地成为解题指导的一个思路。正所谓“教学相长”,其理如是。  三要全面地看待题型,有效引导学生。例如都是问作用,问的是写景句、抒情句、说理句,答案走向肯定不一样

8、;问的是文首句、文中句、文末句,答案走向肯定不一样;问的是引用内容、插叙内容、修辞内容,答案走向肯定也不一样。而且在这些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