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

ID:20577573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_第1页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_第2页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_第3页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_第4页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 摘要: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elaBartok,1881-1945),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弦乐四重奏是巴托克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第四弦乐四重奏》作为功能调性体系逐步走向衰弱和瓦解的结果,作曲家开始探索新的作曲技法,模型音乐作曲技术,是选用三个或四个音组成的一个和弦式样的模型作为创作材料进行创作,因为没有中心音,所以也常常被称为无调性音乐。本文将用模型音乐作曲技法分析巴托克作品,研究其与十二音作曲技术的异同,同时以音级集合分析作品材料。  关键词:模型音乐作曲技法;十二音作曲技法;巴托克 

2、 :J657:A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 摘要: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elaBartok,1881-1945),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弦乐四重奏是巴托克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第四弦乐四重奏》作为功能调性体系逐步走向衰弱和瓦解的结果,作曲家开始探索新的作曲技法,模型音乐作曲技术,是选用三个或四个音组成的一个和弦式样的模型作为创作材料进行创作,因为没有中心音,所以也常常被称为无调性音乐。本文将用模型音乐作曲技法分析巴托克作品,研究其与十二音作曲技术的异同,同时以音级集合分析作品材料。  关键词:模型音乐作曲技法;十二

3、音作曲技法;巴托克  :J657:A  模型音乐与十二音技法 摘要: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elaBartok,1881-1945),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弦乐四重奏是巴托克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第四弦乐四重奏》作为功能调性体系逐步走向衰弱和瓦解的结果,作曲家开始探索新的作曲技法,模型音乐作曲技术,是选用三个或四个音组成的一个和弦式样的模型作为创作材料进行创作,因为没有中心音,所以也常常被称为无调性音乐。本文将用模型音乐作曲技法分析巴托克作品,研究其与十二音作曲技术的异同,同时以音级集合分析作品材料。  关键词:模

4、型音乐作曲技法;十二音作曲技法;巴托克  :J657:A:1005-5312(2013)06-0055-03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  弦乐四重奏是巴托克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不谐和的音响,节奏的多样性,很少出现所谓动听的旋律,在反复聆听之后我们就会逐渐领悟,巴托克运用这些丰富而复杂的手段,正是出于表现其同样丰富而复杂的音乐内容的需要。  一、模型音乐的原理及特征  20世纪早期的作曲家关注通过动机的手段为作品提供统一的方法,模型音乐作曲技术,选用三个或四个音组成的一个和弦式样的模型作为创作材

5、料进行创作。在多数情况下,这个模型仅仅是由三个或四个音组成,使用的音太多,就接近一个完整的音阶而失去其特性。在一部作品中,这个和弦式的模型经过横向处理后,即可变为一个动机。在这个基础上,一部完整的作品经过横向,纵向,转位,移位,倒影,变化发展等发展完成,而不是用传统的主题呈示,展开,再现等方式进行。这一类型的音乐,没有明确的中心音,所以也常被称为无调性音乐。由于缺少了调性功能所具有的结构力,动机关系的非功能方法的结合,使得作品凝聚有力。  二、原始模型及其变化发展  (一)原始模型的构成与音程特点  如上图2-1所示,原始的模型建立在小二度与大二度音程上,

6、e-f-#f三个原始音模型奠定了作品中小二度音程作为它原始模型的风格。这个模型以及它的变体在作品中常常以纵向或横向动机的形式被表现出来,既强调了它的特性音调,又构成全曲的统一。e与#f结合形成大二度音程。作曲家运用小二度这个具有高度紧张和强烈不协和的音响特性来发展这部作品,时而缩小为小二度,时而转化为大二度,以求得既统一又变化的效果。  (二)原始模型的演变发展与贯穿  如谱例2-2中1-5是原始模型的移位,小提琴两声部在旋律的进行中出现了音程对照,第一声部下行六度的同时,第二声部下行三度,可见两者存在转位的关系。低音声部连续六度上行与小提琴声部相对应,更

7、体现声部间的统一性。  谱例2-3弦乐四个声部的首音以小二度上行依次奏出。  第一,在音程关系上不仅有小二度关系的递进,而且有大二度间的结合,充分诠释了原始模型的音程风格。  第二,模型的运用不仅体现在横向的旋律进行中,也融合在纵向的和声进行中,作品因此变得立体统一。在纵向的二度进行的同时,四个旋律声部在横向关系上依然遵循二度下行级进关系。  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作曲家在创作作品中对原始模型的贯彻发展。  谱例2-4是乐曲副部的开始,中提声部C-D-E三个音始终在有序循环,是大二度音程的结合。大提琴声部是#G-#A-B-#A-#G-#D的循环,原始模型中的

8、小二度得到完美体现。  谱例2-5中小提琴声部D-E两个音构成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