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

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

ID:20600101

大小:30.0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4

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_第1页
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_第2页
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_第3页
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_第4页
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语广告词语大全(共9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篇一:广告中的成语广告中的成语翻阅报刊、收看电视以及漫步在街头巷尾,总会发现许多广告。而广告中的成语经常被改头换面或偷梁换柱,堂而皇之地面对消费者。如挂锁的广告词:“一夫当关”;某眼镜的广告词:“明察秋毫”;美国运通银行信用卡的广告词:“一诺千金”蚊香广告——“默默无蚊”(闻);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欲);空调器广告——“终身无汗”(撼);服装店广告——“衣衣不舍”、“衣帽取人”(依、以、貌);磁化杯广告——“有口皆杯”(碑);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刻);矿泉水广告——“好水多磨”(事);摩托车广告——“一展雄姿”;胃药广告——“无所胃惧”(畏);鳖精口服液

2、广告——“鳖来无恙”(别);电脑广告——“码到成功”、“芯满意足”(马、心)1、一“键”钟情(某网吧广告语)应为一见钟情2、诗情“花”艺(某花店广告语)应为诗情画意3、得艺“旺”型(某理发店广告语)应为得意忘形4、爱不“湿”手(某洗衣机广告语)应为爱不释手5、“咳”不容缓(某止咳糖浆广告语)应为刻不容缓6、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语)应为默默无闻7、随心所“浴”(某浴室广告语)应为随心所欲8、胡“丝”乱想(某美发店广告语)应为胡思乱想9、“男”炎之隐(某药广告语)应为难言之隐10、“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应为哑口无言11、“食”全“食”美(某饭店广告语)应为十全

3、十美12、“衣衣”不舍(某服装广告语)应为依依不舍13、“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语)应为引以为荣14、一“明”惊人(某治疗仪广告语)应为一鸣惊人15、智者见“质”(某空调广告语)应为智者见智16、无“胃”不至(某胃药广告语)应为无微不至17、引人入店(某饭店横额)应为引人入胜18、骑乐无穷(某电动车广告语)应为其乐无穷19、“语过添情”(某话吧广告语)应为雨过天晴20、千里音缘一线牵(长途电话广告语)应为千里姻缘一线牵21、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某药广告语)应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广告中的成语变异(转)1.广告中的成语变异形式的多样性广告中的成语变异形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4、1、字面套用,旧形新解“天?衣?无?缝?”。“无中生有”。2、谐音仿拟,别解语义“默默无?蚊?”。(一则隐形纱窗的广告)“默默无?蚊?”说明自动隐形纱窗造型隐匿,不外露,又可将蚊蝇、飞虫等拒之窗外。中意空调的广告“中意空调,终生无?汗?的选择”。字面是说使用中意空调,一生也不会出汗;本义是说使用中意空调,一生也不会感到遗憾。3、换词镶嵌,语义借用如:“妙笔生辉”。(某化妆笔广告)此广告“妙笔生辉”由成语“妙笔生花”翻新而成。“无形胜有形”。4、反义仿造,另辟新意如:某自动钓鱼具的广告,“一心二意,照样钓鱼”。“一机在手,天涯咫尺”。某收录机广告词“眼见为虚,耳听为实”。

5、二、成语变异对广告内容的适应性文字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总体上可归属于应用文,但又与一般应用文有所不同。它吸收了文艺语体的某些特点,有其特殊的审美要求。广告的目标在于招徕顾客,推销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广告的语言创作必须新奇、醒目,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出奇制胜,引人注目,甚至过目不忘。第一,为了使广告主节省开支,信息接收者省心节时,报刊电台等节省版面和时间,广告语必须力求简洁;但同时,每个广告主都会毫不例外地强调广告语必须清晰、明确、完整地表现广告的主题。这是一对矛盾。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让广告语言言简意赅。第二,现代广告就远非过去那样,而要有迅速快捷的时效性,

6、愈来愈广阔的覆盖面。又因为成语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第三、不少成语是以一定的修辞手段为表现方法的,它们形象生动,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三、成语变异与广告受众的心理需求的契合性诚然,成语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是广告中的成语变异赖以产生的基础。但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仅仅依靠其本身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成语现象也是这样。1、广告受众的心理期待广告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对已经熟悉的广告语言表达方式在心理上存在着一种常规的反应,要么他们对“老一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不确切地了解文字组合的真正涵义,要么他们产生拒斥心理表示厌烦而中止

7、阅读和收听。受众在听厌了“实行三包”的承诺,看倦了说明书式的教导,他们期待一种能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的广告,能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广告进入我们的视听。成语“触目惊心”指“目光所及,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形容事态严重。2、广告受众爱屋及乌的心理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对称美、均衡美,认为成双成对的东西象征着和谐、吉祥。这种审美观念在建筑、绘画、民俗上都有体现,反映在语言结构上,就是钟爱四字格,久盛不衰。它是仿造成语“十全十美”而来的。广告策划者抓住了“十全十美”这个成语所具有的美好含义和人们对其喜爱的心理,仿造了广告“?食?全?食?美”。这则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