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

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

ID:20637916

大小:9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_第1页
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_第2页
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_第3页
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_第4页
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折治疗原则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案第五十八章第七节 骨折治疗原则P637教学目标:说出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教学重点:复位标准,解剖复位及功能复位的定义;骨折的固定方法,外固定及内固定的方法,康复治疗早期、中期、晚期阶段的阐述。教学难点:解剖及功能复位具体内容。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辅助图片演示,结合实际临床病例讨论。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我们讲述了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骨折的急救方法,影响愈合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年龄及健康状况)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软组织损伤程度,软组织嵌入,局部感染)治疗方法的因素(反复多次

2、手法复位,术中影响血运,过多清除骨折碎骨片,以及不恰当锻炼等等)骨折急救的原则,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移。导入:为了减少骨折不愈合的不良因素,使我们的患者能够尽早康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这节课给大家讲述骨折的治疗原则。新课:第七节 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治疗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一、骨折的复位(一)解剖复位是指骨折端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称为解剖复位。(二)功能复位6经复位后,两骨折端虽然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每一部位复位要求不同: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

3、位成人下肢不超过1cm,儿童无骨骺损伤不超过2cm③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的成角移位可通过骨痂改造内自行矫正,而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的必须完全复位,否则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肱骨干骨折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而前臂双骨折则应完全解剖复位,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二.复位方法1.手法复位又称闭合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位。操作时手法必须轻柔,并争取一次成功。粗暴多次复位影响骨折愈合,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不能因为追求解剖复位而进行多次复位。2.切开复位手术切开骨折部位软组织,暴露骨折端,直视下

4、复位。切开复位的指征:骨折端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复位,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需要修复血管神经,多发骨折便于护理预防并发症,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优缺点:优点: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可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破坏周围软组织及骨膜,减少骨折部位血供,增加感染机会,出现骨髓炎,内固定器械需二次手术取出。6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1.小夹板,适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无移位,稳定性骨折。优点:不包括骨折上下关节,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缺点:易导致骨折再移位,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肉挛缩,甚至肢体坏疽等严

5、重后果。详见教材第638页左下角插图。2.石膏固定:指征:①开放骨折清创缝合术后,伤口愈合前②骨折复位术后,辅助性外固定③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骨关节手术后的固定,如腕关节踝关节融合术后④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注意事项:注意抬高患肢,促进肿胀消除,避免产生局部压迫,石膏凝固前应避免活动,防止石膏折断,石膏固定完毕应在石膏上注明骨折情况和日期,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情况,固定过程中应主动活动肌肉收缩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3.头颈及外展支具固定,用于颈椎损伤及肩关节周围骨折。4.持续牵引,既有复位作用,也是外固定,分为皮肤牵引、枕颌带牵引和骨牵引。5.骨外固定

6、器,用于开放骨折,闭合性骨折伴有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合并感染和骨不愈合,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活动。(二)内固定6用于闭合或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接骨板,髓内钉等,将已复位的骨折固定。康复治疗1.早期阶段:骨折后(1-2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功能锻炼以肌肉舒缩为主。2.中期阶段:骨折(2周以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逐渐缓解增加其活动强度和范围,防止关节僵硬。3.晚期阶段: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关键时期,关节僵硬情况应通过锻炼尽早消除。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作业1、骨折的复位原则?2、解剖复位和功

7、能复位区别?3、骨折固定的方法?4、康复治疗的方法?板书设计: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一、骨折的复位:解剖与功能复位的标准及区别复位的方法,手法、切开二、骨折的固定:外固定(小夹板,石膏,头颈及外展支具固定,持续牵引,骨外固定器),内固定(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加压钢板)三、康复治疗,早期:1-2周促进骨折端血运,消肿,肌肉收缩中期:2周以后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晚期:完全愈合后继续锻炼,恢复关节范围,避免肌肉萎缩教学反思:1.应注意告知学生骨折复位的原则,单凭讲授难以理解,可借助临床病例图片x线片及多媒体录像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