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

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

ID:20669291

大小: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4

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_第1页
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_第2页
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_第3页
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_第4页
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读《情感道德论纲》有感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对教育要作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

2、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个人的经验世界,不能发挥大脑的完整功能,不能保持道德的追求,也不能反映人类的人文文化世界。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创造、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  这是朱小蔓老师在《情感道德论纲》专著中的基本思想。简单的几句话,却豁然开朗。  一、我理解的情感  虽然序言中提到,人的情绪情感问题当今被许多学科的研究所重视,但总体理论研究这方面较为薄弱,特别是当今浮躁,情感泛滥的时代,当“理性”赋予了力量,许多学说开始褒扬理性而贬抑情感,认为理性如日光,情感如浮云。但是,人的教育不可能排除情感的参与,不可能摆脱情感的支撑,而更为重要的是

3、,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难以替代。  情感是内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好衡量,难以界定,在教育中常常被忽视。正如朱老师所说,回避了抽离了情感层面,教育就苍白了,失去了本源性东西的支撑,就不可能涵养出人内在的精神品格。教育就成了残缺的,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就必然会在长远的终身教育的长跑中,逐渐虚脱落后,以致猝然跌倒。  人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情感,是在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影响,然后不断地发展、完善。优越的图景,一定会有美丽的图案。  抛开环境对人的影响,就个体的人来说,“向善”也是人的本能,老祖宗强调“人之初,性本善”。

4、这种追求,最后具体的个体走向,却还是受情感的影响。有些教育学从这种人性观出发,把追求完美的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目的,即所谓“止于至善”。  那么,个体为什么要追求优越感呢?其中的动力又是什么呢?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感,追求完美,就是因为我们本身不优越,不完美,因而需要奋然追求优越感。但这种“止于至善”的优越感追求,不仅不能脱离社会,而且还是以社会为取向,为标准,符合社会的道德诉求,符合社会情感,否则就是病态,就是人格适应障碍。从这个层面来看,情感对和谐人格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  既然如此,我想到了情绪。虽然书中谈到了“情欲”、“情致”

5、、“情愫”的层次和境界区分,但我觉得重要的是区分情绪和情感的层次,也许是基点。  情绪和情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说情绪对和谐人格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感的定义,我在阅读中,好像明白了情感和情绪的区别。  正如朱老师在十年前的国际会议上谈到的,情绪如何成为良好的情感机制,美国的,日本的,和朱老师一样,异曲同工地认定并强调,情感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情绪是低级的表现,情感相对就是高级的表现。情感经常被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它所代表的感情内容,诸如对祖国的尊严感,对事业的酷爱,对美的欣赏时,所指的感情内容不

6、是指其语义内涵,而是指对这些事物的社会意义在感情上的体验。  可见,当朱老师把“情感”作为教育课题来研究来思考的时候,这便有了更高层次的境界。情感这个词还包含一个“感”字,是有感觉、感受之意;还包括一个“情”字,是有感触、情意等多种含义。  正如书中表明的,一个人,“从潜能到现实的智能,必须有情感的参与和支持。”情感处在人、社会中,甚至好比地球的球心位置。从教育角度来讲,她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但却可以支架性地统摄全部素质。“人的情感与欲望是人最初所具有的,但这不属于人的道德生活境界,而是人的精神中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因而,只有排除个人自我满足和情感欲望,才

7、能达到精神的‘圆满’和心灵上的‘和谐’,也才能有所为道德性可言。”比如,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的“情智”发展,这两个的并置,本身就说明了这两者密不可分,而且它们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从进化学来说,有些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有些情感,必须是后天培养并发展的,比如师生情、战友情,手足情,爱国情等。这就需要后天的培养。朱老师在“情感教育形态的历史考察”一栏中,讲了中西方宗教情感作为人对世界的自身状况的一种态度,其重要的“情感状态”是“心境”和“激情”。如果情感靠宗教,那也是教育在其中。  由于是教育者,这就不同于自然人,不同于社会人的某些角色

8、,真正的职责必须在前面加上“教育”两个字,这样,才能培养,并带动人向高级发展。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