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ID:2072729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_第1页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_第2页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_第3页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_第4页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1)航天技术2TG广西征文网在火箭方面,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经发展为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可以覆盖低轨道、中高轨道和高轨道等太空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9.2吨,其中低轨道最高运载能力高达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最高达到5吨。长征系列火箭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世界上不同轨道、不同重量卫星的能力,是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高技术产品。2TG广西征文网  在人造卫星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三大系列50多颗各种轨道卫星,而且掌握了技术复杂的卫星

2、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控制技术。继著名的两弹一星之后,目前我国已经拥有50多颗在轨卫星,并且掌握了复杂的卫星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技术。2TG广西征文网在载人航天方面,我国科学家的突出成就同样令世人为之瞩目。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航天发射场、着陆场和航天测控与通信七大系统,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密集。我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国3000多家单位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先后参与研制、建设和实验。十年来,工程技术人员继承并发扬中国日益成熟的航天技术,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了

3、信息、材料、能源等新兴学科的整体水平。2TG广西征文网  2000年,我国先后两次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一号和二号宇宙飞船,在世界上仅次于美俄之后。2002年3月25日,我国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神舟”三号宇宙飞船,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神州”五号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2TG

4、广西征文网(2)生物技术2TG广西征文网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是从1990年开始启动的,由美、英、日、德、法五国科学家共同参与。该计划最实质性的核心内容是DNA序列图的构建,即分析人类基因组的DNA分子组成(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从而为建立基因组规模的基因鉴定技术奠定基础。1999年,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这一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承担了主要测序任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科学家由零起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承担的测序任务。这一成就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之一,中科院基因组

5、生物信息学中心(即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世界上第6大基因测序中心。2TG广西征文网在植物基因测序方面,我国科学家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北京、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杂交水稻研发中心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12个单位合作完成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被誉为基因研究领域“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永远改变了我们对植物学的研究”,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2TG广西征文网在开放基因制药和诊疗方面,中国科技人员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早在1988年,中国科技人员就研制成功了乙型肝炎

6、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对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药物。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进入市场。此外,在培养转基因鱼、转基因羊、转基因猪等方面,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地位,在大熊猫克隆的研究方面也处于世界前沿。2TG广西征文网袁隆平培育出一种新的“二系法”杂交水稻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是我国目前大面积种植水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据测算,这种具有超级稻特征的水稻新品种从播种到成熟平均每天每公顷产量可达到100公斤以上。1990年,杂交水稻的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试种结果是比美国的优良品种增产38%,目前

7、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种。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8个国际大奖,被国际上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普及,使中国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美国普渡大学汤·巴来伯格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这样评价袁隆平:“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际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同时,他给那些保守者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课,这就是怎样在农业科学事业上去创造功绩,他把西方甩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