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

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

ID:2076109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_第1页
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_第2页
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_第3页
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_第4页
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  审题就是审察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确定文体。  ①作文命题呈现出话题作文、以材料的某个侧面或角度提炼观点的“题意”作文、标题作文三元共存、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2014高考作文第一轮复习:标题作文审题  审题就是审察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确定文体。  ①作文命

2、题呈现出话题作文、以材料的某个侧面或角度提炼观点的“题意”作文、标题作文三元共存、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这三种题型又都呈现出既有一定的审题限制又提供广阔的写作范围的良好趋势,如有的标题作文的可写范围就与话题作文一样宽泛。  标题作文,就是规定了作文的题目、不用自己拟定作文题目的作文。标题作文包括全标题作文和半标题作文两种形式。  近几年,如2008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的《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江苏卷的《好奇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

3、,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愿景》。这些高考标题作文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多年来多用话题作文写作,要注意区别,标题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一是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其话题仅仅是提示一下内容指向;标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中心意思,当然标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近年就有虽是标题,但与话题一样只是起到提供写作范围的作用。  二是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标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语

4、。  三是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标题作文。  四是话题作文里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标题作文里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标题作文审题,总体地说,应审清标题的内涵和外延、题型与体裁、写作要点,注意题眼、主词、谓语、修饰语,掌握象征义、比喻义等,并不简单。具体方法有:  1.据型定向法。应敏锐审视标题作文呈现出的不同题型特征,从而确定写作的方向重点。  论点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等,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须依据论点论证行文。  概念型,如《说意气》《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

5、等,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则选择与概念有关方面论证行文。  关系型。如《人格与国格》《位置与价值》《人与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两者关系,文章须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比型,如《自卑与自负》《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等,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  象征型,如《“绿叶”赞》《小草的风格》等,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  比喻型,如《清流与活源》《赏花·育花·护花》等,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  

6、评议型,如《评“仓廪实而知礼节”》《北京的符号》等,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  引申型,如《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则应借题发挥,展开议论。  考证型,如《“一言堂”小考》《“下笔如有神”新解》等,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则应查核并发表议论。  感想型,如《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则应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  批驳型,如《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忠于原着”质疑》等,用反诘或

7、质疑的句式命题,则应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予以批驳。  2.增加内涵法。  一些标题作文,尤其是记叙文,最好的办法是把大题目变小,把虚题变实,把空泛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将标题中的字来组成词,将标题中的词来组成句子,从而确立文章的中心,小口子切入。抓住一点,写深写透,文章才有针对性和现实感,才能具体生动。如2008年湖北高考卷作文“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

8、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行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