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

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

ID:20764773

大小:8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5

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_第1页
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_第2页
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_第3页
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_第4页
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贮运厂液化气球罐检验方案(G-905)编制:审核:审批:XX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2012年03月14日第12页共16页一、概况XX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贮运厂G905球罐,由日本HITACHI20SEN.TANK.ANDSYSTEMS.INC设计、制造,1987.10制造,1987.05投入使用。现由我院进行全面检验。球罐参数如下:设计压力1.8MPa工作压力1.6MPa设计温度-10~50℃工作温度常温介质液化石油气安装单位三化建使用编号G-905材质SPV50Q球罐容积1000m3壁厚34mm注册代码使用证编号容3MB苏BF3234二、检验重点1、宏观检查球

2、罐的内外表面、进出料接管有无腐蚀。2、对球罐的内表面对接焊缝进行100%荧光磁粉检测;对外表面对接焊缝进行20%黑磁粉检测(包括“T”字头部位);柱腿角焊缝进行100%渗透探伤,检查球罐在上一个使用周期内,有无产生新生缺陷。3、对球罐对接焊缝进行20%超声波抽查检测,检查有无超标的埋藏缺陷存在。4、安全附件检查。三、检验依据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4、GB12337-98《钢制球形贮罐》5、GB50094-98《球形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6、本院质量手册;7、有关的设计、制造、安装、运

3、行等技术资料;四、资料审查1、设计单位资格,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等;2、制造安装第12页共16页单位资格,制造日期,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竣工图等;3、使用登记证;4、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操作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五、检验前的准备(一)影响全面检验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应当按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者拆除;(二)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必须安全牢固(对离地面3m以上的脚手架设置安全护栏);(三)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必须彻底清理干净,母材表面应当露出金属本体,进行磁粉、渗透检测的

4、表面应当露出金属光泽;(四)被检容器内部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用盲板从被检容器的第一道法兰处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者蒸汽的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禁止用关闭阀门代替盲板隔断;(五)盛装易燃、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质的,使用单位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必须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取样分析的间隔时间,应当在使用单位的有关制度中做出规定。盛装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六)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清除所有可能滞留的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应当在18%~23%(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应当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七)高温或

5、者低温条件下运行的压力容器,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缓慢地降温或者升温,使之达到可以进行检验工作的程度,防止造成伤害;(八)能够转动的或者其中有可动部件的压力容器,应当锁住开关,固定牢靠。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移动;(九)第12页共16页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检验照明用电不超过24V,引入容器内的电缆应当绝缘良好,接地可靠;(十)如果需现场射线检测时,应当隔离出透照区,设置警示标志;(十一)全面检验时,应当有专人监护,并且有可靠的联络措施;(十二)检验时,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到场配合,协助检验工作,负责安全监护。六、开罐检验流程图七

6、、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一)、外观检查(1)球罐本体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等部位是否存在裂纹、泄漏、变形等,焊缝表面(包括近缝区),以肉眼或者5~10倍放大镜检查裂纹;(2)内外表面的腐蚀和机械损伤;(3)球罐柱腿及其角焊逢部位的裂纹,基础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的完好情况等第12页共16页(4)球罐外表面的底漆是否完好。(5)其他可视的异常情况。(二)、壁厚测定1、球壳板及球罐接管。重点是液位波动部位及上次检验检薄点部位,测定后应标图记录,对测厚异常点做详细标记。2、表面缺陷检查时,发现的可疑部位;3、测厚点部位和数量a、每块球壳板测厚5点,接管4点。椭圆封头各测8点;b、对外观

7、检查有怀疑的部位、表面缺陷打磨部位、严重腐蚀部位;4、壁厚测定时,如果遇母材存在夹层缺陷,应当增加测定点或者用超声检测,查明夹层分布情况以及与母材表面的倾斜度,同时作图记录。5、测厚工艺:a、测试表面要去除氧化皮、锈垢等杂物,且平整、光滑、无尘粒;b、每次测试前,都应对照标准试块,仔细调校测厚仪;c、测试中,每次连续测量50点后,都应采用标准试块校验一次,如超出误差,应查明原因,并对前50点进行重测;d、测厚时,探点应垂直于测点平面,在原地旋转90°,复测一次,取正常显示值为该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